在初中的管理活动中,校长要意识到自身工作职责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学校的管理工作,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成为师生的楷模,更好地宣传中青年学生的发展。同时,初中的管理负责人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阐述读者的想法,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实践教研活动、教学与德育活动,整合依法治国、以人为本,促进合作、多元、自主,实现硬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体现了刚柔并济的领先优势。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也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为师生服务,加强民主决策,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多了解师生生活和学习周期,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一、校长对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代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主动性,创新教学方法,避免大小适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此,校长应设计不同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充分引导教师发挥长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潜能,保障学生的个人发展。
二、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对学校管理工作没有统一的认识
学校管理作为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但是,就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学校对管理的认识并不统一,许多教师将学校管理与教学分开,教师只负责教学。他们认为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的业务,而忽视学校管理,这种误解仍然是教不育人的想法的遗产。
(二)教师职责划分不清
在中国的学校管理方面,往往会设置学校领导来管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大型学校一般会安排一名副校长负责每个班级,副校长下设一名年级主任。这样的工作方式往往导致各领导职责分工不明确、问题相互回避、缺乏指导。管理者没有明确责任,严重影响了学生角色管理的质量。
(三)管理工作形式化严重
在很多学校,管理工作似乎如火如荼,各种制度也在积极建设中。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内容似乎很复杂,学校领导每天都在复杂的案件中奔波,主要很少组织学校领导学习,分析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学校管理经验。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校领导会被视为学生的保姆,负责管理学生的饮食、住宿和交通。从长远来看,学校管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学生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没有得到体现。
三、双减政策下学校校长管理策略
(一)实施人性化管理
在实施人性化管理者中,要加强人文教育,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人文精神。首先,校长要带头,坚持办学制度,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威信。其次,校长要尊重教师之间的差异。通过深入了解,充分挖掘师资队伍实际水平,实施差异化教学内容。其原则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学习。最后,校长要充分发挥师生的教育作用,深入探究教师的家庭、工作、爱好和环境,及时帮助教师解决课堂上的各种问题,实现人性化的价值。完整的教学管理。
(二)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
学校与其他社会机构有很大不同。作为一个教学单位,教师不仅要学习,还要想和想管理学校。因此,学校的管理方法应在最高和最低级别共同管理。在实际的领导过程中,校长和教师必须共同努力,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一致。充分认识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首要责任,建立和谐平等关系,寻求学校利益,听取教师意见和建议,建立教师参与相关制度,教师领导干预配合学校的日常工作,有效的学生学习和积极的发展,健康向上的教学。
(三)要优化每一天课后服务
“双减”期间,师生在校时间明显增加。每天有十多个小时的师生在大学一起度过。有限的空间如何做到让教师有更多的事业成果,给学生更多成长的环境,让师生从“双减”中得到自己的教育、学习和生活,得到自己的空间,各有亮点.学校要做好课后服务的顶层设计和一体化实施。课后服务全覆盖,让学生全面成长,个性化成长。结合学校课程的准备,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选的、量身定制的教育。结合答题解疑,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漏洞。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完成立志育人的基本任务。结合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身心状态和身体素质……丰富而优选的课后服务,将为师生带来新的校园生活,提升教育质量和品位,丰富校园老师和学生美好的精神世界。
(四)研究每一项评价
在“双减政策”中,自我管理、自主管理与“自觉性”的意识品质更为重要,而培养这种内在品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评价和引导。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以评价为重点,真正的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学校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五育并举,把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强化过程评价,根据日常评价和学生成长成果,丰富多元主体参与度,重视发展评价和价值评价,以评价为纽带,紧扣双扣核心,成就好的教育。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管理者,在关注教师的“行为管理”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师的“精神管理”。在实施“领导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群众管理”,逐步引导教师“自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唤醒教师的内在意识、自律和自强,管理者才能真正打破管理中的精神桎梏,从“事”的管理桎梏中走出来”,走向“人”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杙.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校长管理行为思考[J].教书育人,2019(32):16.
[2]任鑫. 校长怎样管理好学校[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八).,2019:224-225.DOI:10.26914/c.cnkihy.2019.052407.
[3]陈晓英.浅谈校长的管理艺术[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10):44-46.DOI:10.14160/j.cnki.13-1259/g4-c.2019.10.016.
[4]赵亮.论未来学校管理的基本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05):19-24.DOI:10.16137/j.cnki.cn12-1303/g4.2019.05.004.
[5]郑祖军. 新时代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的新途径[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2019:817-819.
[6]黄桂元.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校长管理工作创新之我见[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2019: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