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传统应试教育对于高中体育学科教学的忽略,高中体育与健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学生也会忽略高中体育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发挥了号召作用,让高中体育学科教学得到不断的完善。分层教学结合学生的学习天赋、学习能力等为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一、分层教学法所发挥的优势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自己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要扬长避短,这也是学生需要充分考虑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且通过有针对性的方式不断完善,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分层教学法也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得以放大,并且结合学生的突出之处进行强化训练,对学生的薄弱之处进行适当的加强,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的压力有所减小,同时也能够提升课堂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考虑多种元素对学生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运用分层教学法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此,教师应当合理地设置分层标准,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元素,确保分层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体育运动能力是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学期初教师可以统一安排体育测试,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能力进行摸底,并作为分层教学的基础依据。除了身体素质相关的条件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部分学生先天身体素质较高,但是在体育学习中态度较为散漫,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为普通,但是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学习体育知识,因此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到态度方面。基于以上几种因素,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 A、B、C 三个层次,分别区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为分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对教学目标分层
因学生之间所具备的理解水平、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基础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果教师运用单一教学方式对于所有学生开展统一教学,那么不仅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相关能力而言也十分不利。所以,在现阶段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实施分层教学法,对于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以保障各个层次学生均可向着适宜自身的目标努力,而如此则有助于增强高中生的自信心,让不同层次学生均可更为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同时,在此过程中也能够促使学生学到丰富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相关技能,以便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高中体育教师而言,应先做到梳理及总结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内容,将其划分为三个难度不同的目标层次,第一层次的目标较为简单,但也需满足教学大纲对于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要求。此目标强调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第二层次的目标难度较为中等,强调培养学生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能力与技能。第三层次的目标则较难,强调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拓展高中生应用知识的广度以及深度。在此基础上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不同的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进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例如,在进行“足球”教学时,教师则可积极应用分层教学法,进行目标分层。对此,教师则需要建立在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进而能够划分为掌握足球运动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足球运动的简单战术以及掌握足球运动的简单战术、基本技能、可积极参加足球比赛等。在上述过程中不但利于扎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对课程考核进行分层
因各个层次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建立在分层的基础上开展考核,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到每一个层次学生都能够在适宜的范围内完成考核。具体而言,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来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标准,而后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目标来确定考核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能够将考核内容划分为三个难度等级,即为高难度、中难度以及低难度,之后让不同层次的高中生分别去完成不同难度的考核。如对于体育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让其完成低难度考核;对于体育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而言,可以让其完成中难度考核;而对于体育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较高的学生而言,可以让其完成难度较高的考核,这种情况下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实现有效考核,而教师也能够根据考核结果,更为准确地明确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方向,以此能够促使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获得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之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在此过程中就应充分应用分层教学法,对于考核内容进行分层。如对于体育学习水平以及身体素质较低的学生来说,教师则需考核其掌握篮球运动基本技能的情况;对于体育学习水平及身体素质均一般的学生来说,不仅要考核其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需考核其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能力等;而对于体育学习水平及身体素质均较好的学生来说,则应考核其实际操作水平以及相应技能,这样则能够做到考核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技能。
(四)巩固学生体育学习的基础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就是在用分层教学法时,不能因过多的关注少数体育特长生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体育基础能力的培养。例如,短跑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所有学生普及运动技巧,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方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基础,达到体育教学目标,为达成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的达标训练。对于百米短跑、仰卧起坐这些教学大纲要求的项目,需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方式和内容。在初级阶段给学生设置较为简单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努力就会实现目标。然后教师逐渐地增加训练难度,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得到提高。对于不同层次学生,教师也需要设置不一样的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更高层次的训练,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使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在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对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逐渐掌握和运用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苏彦超.分层教学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田径,2020(03):6-7.
[2]刘仲沛.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79-80.
[3]杨小燕.分层递进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