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陈玉婷 周利容 李燕飞 蒋幸丽 彭培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玉婷 周利容 李燕飞 蒋幸丽 彭培艳,. 教师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护理学报,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169.
摘要:
“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是在“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护理专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思维和护理程序实践能力。现以护理心理学课堂教学为基础,对教师标准化教学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优势和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 教师;标准化病人;护理心理学;教学
DOI:10.12721/ccn.2022.157169
基金资助:

护理专业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并在护理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即对病人护理评估,发现病人的健康问题,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所有环节中需发现病人心理反应,提供心理护理。因此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整体护理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在护理专业层面引入了教师标准化病人(TSP)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现以护理心理学课堂教学为基础,对教师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优势和问题进行反思。

一、TSP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1.标准化病人

标准化病人(简称SP)是指经过系统化培训后,可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可应用于医学院校学生的培训与考核。其有三个功能:病人、评估者、指导者。然而SP的应用并不广泛,因为SP的要求是:一是SP要求非医务人员并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表演技能、沟通技巧、体力、记忆力和注意力,招聘合适的人员非常困难。二是SP是专门的职业,他们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获得资格证书。专业SP的维护需要高昂的成本,而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经费非常有限,因此很难使用专业SP进行教学。

2.教师标准化病人(TSP)

教师标准病人(TSP)是简易标准化病人的一种,利用教师标准病人(TSP)教学是使用标准化病人的延伸。以教师为中心,以丰富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教学经验为基础,进行全面培训、指导和考核,组建TSP团队。TSP的优势在于其能充分承担SP的功能,并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专业教师具有医学背景和丰富的基础医学和护理临床知识,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完成从教师到TSP的转变,培训的难度降低,效率更高。二是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教学中免费使用TSP,降低招聘、培训和使用成本。三是教师工作相对稳定,所组建的TSP团队也相对稳定。四是TSP可以在模拟环境中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更好地完成学生的指导和评价工作。

二、TSP的招募、培训和管理

1.TSP的招募

该项目针对所有医学专业教师。原则上优先考虑医学专业教师和医院教学教师。选拔条件:一是50岁以下;二是身体健康或患有轻度慢性病,但能轻松从事日常教学工作;三是预计在TSP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四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五是必须有一定的表演技巧。

2.TSP培训

选拔后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师年龄、案例中病人心理反应的具体情况确定培训内容;二是接受相关专业培训,重点理解“剧本”,掌握表演内涵;三是请临床老师指导表演。情景剧本的编制与医院合作完成,获得临床真实案例,钻研案例,钻研人物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语气、语调等。教师标准化病人(TSP)首先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阅读教科书、看视频、进病房、跟门诊等形式,由浅入深逐步过渡到所模拟的病人。培训结束后,要对教师标准化病人(TSP)进行考核 。

3.TSP管理

在管理方面,强调TSP培训和教学使用的科学化。利用教师业余时间培训,线上线下结合。需使用TSP教学时,提前做好沟通,做好各方面的协调,以防止TSP教师无法参与TSP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可以给TSP提供补贴,激发TSP的参与积极性。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43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健康职业学院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班,按随机数字表格将班别分为两组,其中1.3班共118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法,4.5班共125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大二学生,且在大一结束时,年级和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

四、TSP的应用

1.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前授课教师与TSP准备:授课前,课题组所有成员与TSP一起进行集体备课,授课教师和TSP演示教学项目,其余成员找出不足并提出建议。

(2)课堂教学前学生准备:授课前一周,将教学病例发给实验组学生,让学生熟悉案例,了解案例中人物发生哪些心理反应,思考如何对该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3)实验组学生分4个组,每组约15人,一个授课教师负责两个小组。学生根据之前给的教学案例进行分组讨论,综合小组意见,提出心理护理措施。授课教师与TSP合作演示临床真实心理护理过程。每小组再次讨论与修整,然后每组学生和一位TSP组成一组,模拟心理护理过程。

(4)对照组学生分为四组,每组约15人,每位老师负责两组。教师展示教学目标与教学案例,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师生讨论、总结,书写案例分析报告。对照组所有案例、教学时数、授课老师均和实验组一致。

2.期末考核。

进行护理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考核。实践考核方式:抽签选择案例,使用教师标准化病人进行,学生扮演护士的角色,模拟实际场景,“护士”和教师标准化病人展开对话。在结束沟通后,教师标准化病人根据“护士”的表现进行评分。

五、总结与反思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心理护理实践能力测评,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使用教师标准化病人的实践教学,坚持将护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首位,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良好结合,提高了护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护生与病人接触的技巧,提高了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更好地把护生培养成优秀的临床型人才。

在TSP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有其缺点。护生接触的TSP具有典型的病人心理反应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实际中的病人其患病后的心理和反应复杂多样。TSP模式可能会引导学生在护患沟通时形成单一、简单、程式化的逻辑思维和习惯,在真实病人面前可能不知如何沟通。

实践表明,TSP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更深刻地理解整体护理。TSP教学模式是具备独特优势的教学模式。在现有教学资源、资金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实施TSP教学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明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护理心理学》实训课教学体系研究[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2,5(02):116-120.

[2]黄辛.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6(23):51-52.

[3]王撬撬.实践能力与自我成长并重的《护理心理学》TPS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02):64-6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