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合作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还能锻炼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暖的友谊,课堂教学气氛一定会轻松愉快,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反应的敏捷性、思维的活跃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教师也会受到良好师生关系的强烈影响,从学生对自己的热爱和期待中,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乐趣。
一、合作学习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合作精神
中学生正处在激情热血的时期,对于集体的信念感比较强,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小组的学生成为一个整体,将彼此凝聚在一起,在这一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意识会逐渐产生,因此,大家更容易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从而实现共同进步,与此同时,每个小组之间可以适当地进行内部竞争,在你赶我超的学习中提升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成绩。
(二)颠覆传统教学的弊端使每个人都能得到提升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的一方,这样的方式不能使教师准确判断每个人的学习程度,只能以成绩来判断其是否掌握了这一科目的重点,结果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而合作学习则能够在课堂中就直观地展现出每个小组的学习状态与掌握情况,沟通交流也相对较为清晰,其颠覆了传统学习方式那样顾此失彼导致有的人学会了有的人什么也学不到的情况,以此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得到提升。
二、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加强对合作学习的重视
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初中学校数学教学课堂中去,但仍然有部分学校没有重视,认为是形式主义,因此想要更好的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学生与教师对于这一学习方法的认知与重视,从其思想与意识上改善对合作学习的看法,使其能够有一个深刻地的认识与全面的理解,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个人素养,明确自身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扮演的角色,积极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与教学中去,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做好思想基础。
(二)应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实施之后提出了合作学习理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精神,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合作学习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在遇到问题时会自觉进行探究,而不是一味的依赖教师的讲解与帮助。同样合作学习也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的转变,教师则更多的作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与引导者,帮助学生形成价值判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针对“测量大树的高度”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集思广益,探索出不同的思路与方法。有的学生会说可以爬上大树用尺子直接测量,有的学生会说可以利用镜子的发射测量,有的学生会说可以根据大树的影子进行测量,还有的学生会说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方面的知识进行测量。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合作,激发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有不同的角度,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还能起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和效果。其中,合作教学设计属于中观设计的层面,是教师在对学科教材进行了完全的解读、剖析后,从一章节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或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转化成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单元,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及学生的特点,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合作。合作教学设计能使教师获得操控教学时空资源的较大自由度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往下可以合理协调课时之间的教学逻辑,往上可以较好地兼顾课程整体目标和知识结构。
(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中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性,其对于这个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要深入的探究学生心理并加以引导利用,将其浓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运用到学习中去,不断提升并巩固其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另外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提出部分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寻找答案,以此使其主动积极的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与思考,从而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
(四)应用合作学习增加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单向的传输,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而合作学习则可以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既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会将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朋友与伙伴,更加愿意与教师探讨数学问题。
《以图形的旋转》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游乐场摩天轮的视频,然后提问:“同学们谁能说一说摩天轮是怎样旋转的?”学生可以回答出是围绕中心点旋转的。教师再向学生呈现停车场入口转杆,并提问:“转杆的打开与关闭是怎样的运动,谁能说一说转杆运动的特点?”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转杆模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可以认识到转杆的打开属于顺时针运动,而转杆的闭合则属于逆时针运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转杆的打开与闭合是围绕哪个点进行旋转的,并且旋转了多少度?通过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可以在课堂中营造出浓厚的问题情境,并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随之增多,教师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积极探究相关知识。
(五)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与能力
合作学习相较于传统学习方法除了听课之外更重要的是交流与探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重点讲授需要讲解的知识之后,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不断提出疑问并合作猜想对各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互相之间分享观点交流学习心得,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从而达成有效掌握课程内容的目标。
三、结语
数学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合作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大飞.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问题探析[J].教育革新,2020(07):28.
[2]万日坤.付占军.差异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2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