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初探
何闰丰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何闰丰,.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7.
摘要: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政治文化素养以及学习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然而,当下高职数学的教学时没有结合数学教材渗透课程思政,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智开发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对此,笔者综合分析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来落实“课程思政”,加强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协同育人理念;高职数学;“课程思政”
DOI:10.12721/ccn.2021.157027
基金资助:

前言: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让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中学到数学知识,还能在课堂上学到思想政治文化知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爱国主义情怀,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以此来综合发展和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高职数学老师应该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紧抓思政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推动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

四、基于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数学教学的情况

实际上在目前数学的教学中,部分老师都抱有一种传统的思想观念,只要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就行,对于理想以及未来缺少规划,甚至认为这是不可实现的,进而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着这种信念,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同时,部分老师认为,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仅仅是完成好教学任务,把思政文化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进而影响了教学工作的进展,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不仅如此,自“协同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以来,有效地促进了当下教学改革和创新,但并没有从根本解决当下思政课堂教学的现状,更是让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学,并没有合理地结合“协同育人”的相关理念来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以及思想,导致学生的品德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行为习惯没有进行规范,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老师在贯彻落实“协同育人”教学理念时,落实不够彻底,导致课堂的创新以及教学缺乏新意,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除此以外,目前数学的思政教学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并没有结合实际来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无法意识到思政对自身的影响,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导致“协同育人”理念的教学完全成了一句口号,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五、协同育人理念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影响

落实“协同育人”教学理念,借用数学课堂中的思政课程来进行教学,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体会思政文化,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能有效地改善当下课堂教学的现状,让老师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以此来促进当下高职院校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活用数学中的思政文化,活跃学生的思想,增加学生的见识,更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此培养学生综合的数学文化素养以及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高职院校学习氛围。同时,老师在数学教学借用思政课程来落实“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创新当下教学的模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创造能力,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落实“协同育人”理念,坚持以实践为主,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实际生活中进行落实,培养学生动手以及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六、基于协同育人理念下落实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

落实“协同育人”教学理念,加强思政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改变老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杜绝把思政教学、育人教学当做教学任务的情况出现,让老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同时,深入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将思政文化和“协同育人”理念相结合,以此来创新课堂的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主动。同时,深入教学的改革,从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其行为举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养。例如,老师在进行函数教学时,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并结合实际的情况,像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等等,要让学生关注数学知识的同时挖掘其中道理,以此来告诫学生知识学习需要长久的积累,就像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以此来引导学生熟悉函数的相关概念,加强学生对思政文化的学习。

(二)营造奋斗学习的氛围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就得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不断发展和进步,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老师以及高职院校应该肩负重任,紧紧围绕学生,加强数学文化的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互相学习,互相竞争,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并鼓励学生在校园内互相帮助,以此来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老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以此来落实“协同育人”教学理念,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以此来全方面发展生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老师还应结合“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挖掘思政教材中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例如,像数学教学中的割圆术,老师在教学中合理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大的时候,其面积就无限接近相应的圆面积,并合理引导学生关注圆周率的来历,以此来让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以及学习能力,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三)改变老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改变老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高职数学教学课堂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老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不仅注意学生的思政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是应该加强“协同育人”教学理念的落实,让老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并且,老师在教学中应合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政知识,例如像一些应用题,结合一些航天航空知识,或者是挖掘爱国情怀,类似于计算长江大桥、水立方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全和健康的人格,让学生将来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出力。

(四)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结合实践来进行,创新数学教学,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政治文化知识,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理解,例如像极限思想、立体空间结构等,加强和实际生活的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运用数学知识。因此,老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知识,同时分析一些数学现象,像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以他为例子进行教导,并引导学生感悟他的学习精神,以此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不仅如此,老师还应抛出一些生活例子,例如像经济GDP和数学的关系,引导学生来关注生活的知识,并强调经济和国家发展的关系,以此来引导学生来学习思政文化知识。

七、总结

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为导向,加强其思想政治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习思政文化,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成长,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正视眼前的学习困难,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重视数学作用,促使学生未来利用数学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推动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因此,老师应该在高职数学教学中从学生出发,从教学出发,结合能力知识,落实思政文化的融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综合发展和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吴叶民.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 v.3;No.59(12):41-42.

[2]王丽霞. 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 000(008):27-28.

[3]邓晓雨.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初探[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2):14-14.

[4]戴丽兰.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思考和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 2019.

收刊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和平北路280号,丰润大厦509

收刊电话:1805252032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