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课程思政在技工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杨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芳,. 探究课程思政在技工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8.
摘要: 语文课程既要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本文探讨将思政融入技工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技工语文课本教学、技工语文实践教学为载体,充分运用语文教学的思政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技工语文;教学运用;立德树人
DOI:10.12721/ccn.2021.157028
基金资助:

引言: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连续七年担任班主任至今,看到了课程思政在技工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也注重课程思政功能在技工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为语文教师,有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承的责任;作为班主任,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拥有双重身份,能更好地将课程思政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有必要对技工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运用进行全面探索与研究。

《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技工院校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拓展思维空间,增强探究意识;同时重视学习过程中教材文本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导向作用,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未来就业及其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人文素养。”[1]

1课程思政在技工语文课本教学中的多维渗透

1.1课程思政与文本内涵的结合运用

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涉及古今中外的众多内容,在对古文进行教学时,充分利用古人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学习《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引导学生从小就应该树立自己的理想,在将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做应有的贡献;教师学习孔子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为建设一个现代的“和而不同”的国家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即使在日常交谈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在对《诗经·氓》、《孔雀东南飞》等诗歌进行学习时,在了解古代婚姻和爱情的基础上,抓住对诗歌中悲剧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时的契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在批判“氓”背信弃义、始乱终弃行为的同时,适时地引导学生长大后对待情感、婚姻要专一。看到《氓》中女子在爱情中、婚姻里都是独立的,引导学生要懂得自爱与自我保护,对于不忠的婚姻敢于说“不”,敢于抗争。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在懵懂的年龄对爱情有一种美好的憧憬,又受到电视、网络媒体等的影响,总是期待着能遇到一位意中人,谈一次恋爱,容易误入早恋。但年少的他们给不了承诺,负不起责任,早恋会对他们造成心理、身体等的伤害,这时的他们应对早恋说“不”,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面对刘兰芝和焦仲卿为爱殉情、化而为鸟的悲剧时,结合社会现实中学生轻生跳楼的事例进行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要懂得珍惜生命、珍爱生命。漫漫人生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遇到铺满荆棘的小路时,要学会坚强,迎难而上,披荆斩棘通往下一条人生之路;在遇到挫折时,要勇敢面对,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生命在,人就在,人生就在。

1.2课程思政与专业技能的融合运用

学习《诗经·邶风·静女》这首诗歌时,可将师范专业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演等专业技能融入到诗文教学中,开展层层推进式的教学方法。

方案第一步,初步品鉴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将本诗中“城隅等待”图、“静女馈荑”图、“爱屋及乌”图,绘制成一幅幅简笔画,将诗意画面化,将画面具体化,展示出纯洁爱情图。

方案第二步,用表演的形式深入领悟诗歌的情感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饰演男子、静女、旁白等,根据上一步的诗歌内容、图画内容表演三幕话剧。

以画促学,以演促学,寓思政于活动中。

2课程思政在技工语文实践教学中的多向拓展

通过阅读与欣赏,提升学生思想境界

文本阅读与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教师既可以和学生分享文章中蕴含的进步思想,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领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了解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 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光荣,等等。“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具有历史意义、时代意义,这是中国在为人类造福。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承载着使命,承载着希望,只有拥有伟大理想和崇高精神才能有助于我们投身于伟大事业。教师可以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职业选择和祖国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胸怀天下、心系天下,拥有一颗对社会的责任心和承担一份对社会的使命感。技工生正处在人生的择业准备期,学习和感悟杨利伟的敬业精神,必将给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供帮助。技工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闪耀着先进思想的光辉。 语文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和引导,必将能呈现给技工生一席席思想盛宴。通过文本阅读,培养技工学生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通过文本阅读,引领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在职业选择的实践活动中进步成长。

进行杜甫的《登岳阳楼》诗歌鉴赏时,从朗读入手,探索诗歌内容,追寻诗人足迹,感受诗人的经历与情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去挖掘诗人诗歌中意境,理解诗人在孤苦无依的漂泊生涯中,仍不忘忧心百姓的疾苦、国家的前途,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引领学生去做“一心要读圣贤书,两耳要闻窗外事”的现代学子,关心国家,关心社会,从而提升学生由个人层面到国家层面的思想境界。

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以感受到龚自珍满腔的爱国之情。 此外,国学经典诵读、毛笔书法、成语接龙等赛项都能对学生热爱祖国文化、 提升文化自信发挥积极作用。

结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技工语文教学通过感性的素材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技工语文教师依托听、说、读、写等教学方式作为桥梁,把握技工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性,通过多种方式与维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定能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前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