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孙继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继云,. 试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 课程教育研究,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33.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推行愈发深化,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凸显了出来,因此在小学教学中,美术教育教学也相应得到了重视,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也相应做出了改革和创新。美术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当前新课改也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学开展需要以学科为根本,然后以学生为主要对象,明确美术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发展核心,然后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能力,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就当前的美术教育教学发展来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使得美术教学难以得到深入发展,因此老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做出分析,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争取促进美术教学发挥出更大化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DOI:10.12721/ccn.2021.157033
基金资助:

引言: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基础课程是学生的重点,教师乃至学生把所有的精力以及时间消耗在基础课程方面,从而忽略了学生艺术细胞的发展。而小学美术虽然没有语数外那么重要,但美术可以促使学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从另一个角度观看世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现如今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慢慢转变为多样化、创新化。教师可以把高科技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放眼于生活,加快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一、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所不同。美术知识较为抽象,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更无法真正体会到作者创作的意图和含义,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甚至影响美术课程的进展。此外,学生吸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少,再加上年纪比较小其自身的活动范围也会比较少,从而影响学生更好的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教师为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及学习的热情,并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学生日常所见的场景,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生活中去,长此以往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生活中离不开电话》一文时,教师让学生们讨论一下电话的特征及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来进行观察。学生们讨论出电话由话筒、听筒、拨号器以及螺旋线,并分析电话的不同形状、颜色以及材质,并阐述各自家里的电话是什么样子的,该话题有效的与学生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话题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绘画自己心目中的电话机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的灵感不受社会影响,得以自由发展。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感知到,艺术来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生活的人生态度。

二、在情境中发展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所要表达的内涵,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而且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能找到自己熟悉的事物,能刺激他们创新思维的产生,而且在熟悉的事物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越发活跃。

仍以“茂密的花”这节课为例,教师先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乡村,去看看那里有关花的风景。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到各种各样的花,并说出这些花的名称,但是有些司空见惯的花,学生却不知道他们的名称。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花的品种,也感知到花的形状,他们确切地知道“茂密”的含义,一朵朵、一簇簇,肆无忌惮地在野外盛开着。学生第一次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瓣,有圆的、尖的、肥大的、瘦小的,不一而足。在真实的情境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他们也想去画一画这些花。教师并没有教他们怎么画,而是任由他们自由地创作。野外的花真是多,他们不知道怎样将这些花都在纸上表达出来。有的学生就这么一朵一朵地画着;有的学生想这样画太费劲,是否有更简便的方式来描绘出这些茂密的花。学生在恰如花海的情境里寻找创新的路,创新思维在他们笔端汩汩流淌。

三、借助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了教学当中,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展,也相应应用了更多的信息技术。美术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会发现很多美的事物,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老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建出一个贴合日常生活的情景,以此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激发。比如说在进行动植物欣赏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来进行展示,使学生可以发现常见动植物更多的美。学生在进行观赏时,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然后在进行绘画练习时,也就可以更充分的发挥出想象力。其次还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实施游戏教学模式,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游戏的喜爱程度也很好,所以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就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性,进行游戏教学和互动教学,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3]

结论:有些学生有绘画的天赋,但是随着年级与年龄的变化,渐渐对绘画不感兴趣了。创新给小学美术带来了活力,让学生的思维恣意地生长。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而让美术之花在学生心底结出不一样的美丽果实。

参考文献:

[1]王娇.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7).

[2]赵纪军.浅谈小学美术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基础教育参考,2019(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