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英语教学评价现状和问题
教学评价是收集、理解和分析信息并进行评价,评价根据教学要求的目标和原则,收集教学过程和结果。根据评价的目的,教学评价分为三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是重要的教学活动的要素,能有力的推动教学质量的进步。
在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当下英语教学评价仍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当前英语教学评价还尚未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类型做出全面的反馈,其具体表现如下方面:评估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测试,只能评价学生完成部分学习内容后,实现学习目标的情况,并不是就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尤其是智力的因素。而事实上非智力因素,例如学习的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与英语学习活动和效果的都密切相关。所以,评价英语学习的基本阶段,教师不仅应测试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应评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次,教学决策滞后,未能及时、全面地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容易影响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当前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下,一些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不大,缺乏自信心,个别英语优生羞于开口,英语教学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英语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英语教学评估的改革,首先要转变社会观念。 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学生的发展有透彻的了解,共同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结合当前英语教学评价的理念,作者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英语教学评价的方法。
1. 逐步建立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一些教师仍使用基于知识的终结性评价。不注重能力,注重成绩,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不能反映学生动态的学习状况,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应用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将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的过程。高中英语教学评价应重视学生素质、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效率,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以实现对过程的动态评价,并对整个学习过程和最终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使用多样化评价方法来弥补终结性评价中的不足,并获得更全面的评估结果。在英语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我评价、课后家庭作业评价、课外活动参与与点评、班级活动评比等。形成性评价可以作描述性评价、评级或评分记录。评价者应并根据评价结果优先考虑指导和不断鼓励被评价者。例如,在课堂里,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称赞,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可以使用诸如“perfect”“well done.”“excellent”之类的评语。此外,英语成长档案袋在的日常英语教学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1为档案袋的收集的材料,期中阶段性的英语学习计划,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态。同时学生有了比较全面的英语理解和认知水平,思考和判断能力也能够得以提升。
表1:
成长档案袋里学生收集的材料:
A. 收集英语名言警句(每日一句);
B. 班级中英日朗诵比赛的证书;
C. 每月一篇英语影评;
D. 每周一篇周记;
E. 每周诵读的一篇英语美文;
F. 小组活动的presentation演讲稿
G. 历次月考、期中和期末考卷以及考试自我评价;
H. 课堂讨论自评和互评记录。
2.创设有真实的情境的英语评价活动。
在传统评价中,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例如单词测试、语法测试、篇章背诵默写等缺乏真实情境的评价方式。学生在这类测验中所得的分数,体现的是当下英语认知的学习,很少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体现价值。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景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实际生活情景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能够独立地行使分析和逻辑能力推理,并培养良好的自我责任感和读者的意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衡量评价改革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使用课堂活动,例如英语短剧比赛,在真实的场景中实施评价。选择经典的诗歌、戏剧作为素材,开展班会活动,分小组开展活动,学生可以从原滋原味的英语素材中受益,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
传统高中英语教学评价模式下,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往往处于评价的被动位置。部分教师仅仅通过测验、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来判定学习效果,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挥评价主体作用。[1] (P177)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在各类评价活动中, 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同学互评来相互找出的不足,自评则有利于自我的认识和探究。互评和自评既能够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能体现学生教学评价的主体作用。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通过自评, 同学间的互评, 教师评价, 家长反馈等多种形式,切实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一次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选修七unit2课文Satisfaction Guaranteed进行三分钟的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The questions:
1.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2. What did the robot called Tony look like?
3. Why did Claire feel alarmed at the sight of Tony?
4. Why did Larry put Tony into his family?
5. What did Tony do to make Claire and her home elegant?
学生听完问题后,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纷纷开始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做出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下是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互评的问题,讨论结束后,由小组长将组员们的评价记录下来,收入成长档案袋。
How long did you spend reading it?
Is it easier for you to understand the text?
Did you refer to the dictionary?
Did you study with your classmates?
Which part is difficult for you?
Do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Do you think your partner listens carefully?
Is he/she helpful to the others?
Is his/her idea clear enough?
Is his/her statement complete?
新课程倡导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高中学生具有相对稳定和全面的世界观,并且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和他人。在小组成员表现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欣赏和接纳他人。评价不是相互挑刺,而是为了相互促进。最后,老师根据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肯定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指出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的不足,提出建议,进一步体现教育评价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堂评价中进行自我理解和探索,构建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学习英语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传统英语教学评价使用的考试或测验,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建构全面的评价内容和体系,才能为英语新课程改革提供正确的导向,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2] 吴维宁.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3] 李雁冰.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吴明媚.现行高中英语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