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
童冬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童冬,.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2.
摘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数学文化就是小学阶段学生最易于接受的趣味性内容之一,教师可据此展开构思,从而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同时,教师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文化常识性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能够知道数学的来源是什么,从而有效体会数学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教学策略路径探究
DOI:10.12721/ccn.2023.157032
基金资助:

相比于小学的其他学科来说,数学这门课程更加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整个数学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成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我国的教育标准、教材等,对数学文化进行积极渗透,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成绩。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价值

(一)帮助学生全面认识

数学数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丰厚的历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教师可以把数学文化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有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数学到底是什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在学习中,很多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和公式,采用单一的思路解题,难以做到举一反三,更难以创新解题方法。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走出刻板思维,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教师把数学文化、数学精神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只是教授教材上的知识,还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随着这种情绪的增加,部分学生还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

二、数学文化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具体举措

(一)数学中的哲理

数学中有看似是由一堆简单的数字、符号构成的代数问题,又有看似是由一个个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凑而成的几何问题,但是实际上这些几何和代数问题中都包含着广泛的哲理,这些哲理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发现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不解时,可以运用一些数学哲理性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好感,让学生能够融入教师构建的数学课堂中。

例如,在每节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条数学哲理,对于这些哲理性内容,教师也需要进行解释。比如“零和任何数相加还是那个数”,这条看似简单的数学话语,其中包含着一些哲理性的内容。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光说不做只会停留在原地,如果学生在生活中只是夸口如何进行学习,但是没有付出实际行动,那么就会导致自身的学习效率无法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运用这样的哲理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

(二)数学中的历史

教师在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引入一些历史知识,因为数学中也包含着一些历史,数学与历史也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教师如果要对学生展开一些数学的起源发展的教学,就需要对数学中的历史进行教学,这些历史内容看似不是很重要,但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起源及数学的发展过程。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数学历史内容对学生展开教学,因为学生只有对小学数学产生兴趣才能够进行更为广泛的学习,从而让学生融入实际的学习课堂中。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高斯计算从一加到一百的故事,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科普一些常规的数学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对等差数列等内容产生兴趣。“在高斯小的时候,他的老师想要休息一会儿,就为全班学生出了一道数学题目:‘计算从一加到一百的结果。’之后,他的老师认为学生需要计算很久就准备去休息,结果高斯迅速地计算出了答案……”这种类型的趣味小故事数不胜数。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高斯的故事,这样就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高斯的聪明之处,还能够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历史故事,让学生有效融入数学课堂,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实践。

(三)数学文化的趣味

教师还可以针对数学文化知识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处于趣味性的学习阶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运用一些趣味性的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中。如果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无法为学生构建趣味性的课堂,那么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下降。因此教师需要着手考虑“如何才能够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趣味性学习课堂”,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一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处于趣味性学习阶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诗句对学生进行加减法教学,让学生能够迅速计算。一些诗句中包含数字特征,教师可以为学生在大屏幕中列出众多诗句,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然后让学生在诗句中找出数字并进行计算。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就可以被运用于教师构建的加减法教学课堂中,帮助教师进行趣味化的教学。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竞争的方式进行比拼,最后设置相应的奖品,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让学生针对性地学习了一些古诗词,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渗透,构建多方面的文化渗透数学课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当中,数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以数学知识为支点,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会自主学习,强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濒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改进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2]牛婷婷.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3]顾艺洁.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