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双减背景下班级管理是教师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促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学生展开班级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结合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双减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细化,是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果、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班级管理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双减”背景下的精细化班级管理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首先,传统形式的班级管理工作较为粗放,不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落实班级管理工作,这也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甚至会影响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与深化。而对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加强应用,则可以对上述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其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确保学生不会掉队。其次,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诉求,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推动学生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其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与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问题现状
(一)缺乏管理目标,影响良好品格塑造
当前,小学普遍存在教学资源缺乏、教育教学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知识能力训练培养,而对于良好班风构建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比较轻视。学生体验不到集体生活的乐趣,进而会对学习生活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影响了主动学习意识的提高,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情操培养产生一定影响。
(二)管理观念传统,轻视学生情感培养
当前,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缺乏系统规范,教师学历标准和专业能力明显不足。一些老教师教育观念传统落后,班级管理形式枯燥单一,难以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正常心理疏导和良好班级风气塑造。
(三)缺乏奖励机制,影响班级管理热情
小学班主任由于缺乏好的教育资源,加之学校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奖励机制,导致班主任主动探索意识缺乏,工作开展安于现状,没有形成可以借鉴的成果经验。小学基础教育设施比较薄弱,教育经费明显不足,导致班主任班级管理缺乏热情,工作方式缺乏创新,影响了学生知识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
三、“双减”背景下的精细化班级管理
(一)实行家校沟通,促进互动交流
1.用好微信群
微信app,这个几乎人人必备的工具在教育当中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帮助老师和学生家庭建立一种积极的伙伴关系。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微信班群来传递孩子在校的信息,实时利用图片和短视频的形式及时传递给家长,开展互动交流。这样既有利于增进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了解,也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拉近了孩子与家长,老师与家长的距离。
2.借助家长会
一次成功的家长会,能够达到“构建家校共育桥梁”的目的。家长会的具体形式和程序,是可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的。如学业评价活动、班级文化展示都可以融入家长会,让家长看见孩子的变化,获得成就感。家,是温馨的代名词,它承载着我们所有的幸福。而班级,则是孩子们另一个幸福的家园,我们将借着这个家园,带着孩子们一起编织梦想。而如今,我们正是带着这种理念,带着我们的学子一路前行。
(二)积极提升教学管理者精细化管理的素养
学校管理者、班级管理者作为小学阶段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其自身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以及能力素养直接影响着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与质量。因此,这就需要学校顺应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趋势,积极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管理培训,使每个层次的教学管理者都能在对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及重要意义的认识中进行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与转变、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对精细化管理把握能力的增强,从而有效促进精细化管理的落实以及精细化管理效果的增强。
(三)多元化建设相关评价标准
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具体是将原有的班主任评价转变成学生自评、班主任评价、家长评价、班委评价以及学生互评的方式,以此来提高评价的全面性。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在每学期将要结束时,对本人学习和生活中的代表性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如最满意的一次试卷或作业、最骄傲的奖品等,每学期整理一次,建立学生档案,帮助学生对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行记录、反思,并由班主任引导学生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另外,班主任可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奖项,奖项应该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实行合理奖惩机制
青少年时期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时期,对于一些难以管理或者表现较好的学生,班主任都要对此加以约束和控制。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严谨的制度、规定进行约束。班主任、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一旦存在学生难以管教、逾越界限的情况,便要对其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理。此外,对另外一部分学生的积极表现,班主任也应当及时在班级当中进行表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教师要改变传统班级管理方式,通过更新育人理念提升专业技能,实现家校沟通促进互动交流,注重教育细节加强心理疏导,情感融入激励健康成长才能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静.小学德育精细化管理探索[J].新教育,2019(32):66-67.
[2]黄美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之我见[J].读写算,2019(31):1.
[3]黄玉鹏,马玉琳.“麻雀小学”教学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29):84.
[4]张露萍.精细化管理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J].小学时代,2019(25):72+75.
[5]简圣宇.回归教育的本质——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批判性反思之六[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04):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