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为了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不同学科教师需要将其与所教学科结合起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无关,这使得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过分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思政相关内容在其中的渗透。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逐渐出现了课程与思政融合的理念,教师需要从此理念出发,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适当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信息,引入体现时代主旋律的经典案例,使知识内容和知识呈现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上,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要责任。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与思政相关的内容时,可以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角度出发,完善学生的思想。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材为核心,有些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不再拘泥于教材中的知识,而是开始注重创造与创新,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际问题或时事背景之中,引导学生从全新角度出发了解数学,认识到数学在社会发展、生活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责任感。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史,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取得辉煌成就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引导其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一)深入挖掘数学中的思政元素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时代要求学生要做社会的建设者,因此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业水平上实现价值,同时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符合社会期望的人也是十分重要,其中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就是重中之重。而数学是一门内容比较多元化、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课程。不仅包括以上逻辑思考能力的要素,还拥有各种其他思政要素在其中。如数学中的定义、定理都是一代代数学家不懈努力、追求真理、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探索、猜想、证明而完成的,这就蕴含着科学精神和探索创新能力这些思政元素;数学中各种精准核算体现了勤奋刻苦、执着努力等思政要素;数学中许多和物理、生物、经济等加以融合的实例体现了追求真理、踏实做事的思政要素……由此可见,数学,特别是初中数学,本身就蕴含思政的元素,数学教师要努力挖掘这些思政元素,肩负起教育的责任。
(二)系统学习数学史,科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数学教师应积极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文化,并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系统体会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逐步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我国历史上的数学家有着十分动人的科研故事,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相关内容时可以循序渐进地讲解相关的数学家故事,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通过学习祖国文化、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有效提高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与产生强烈的爱国之心。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述“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适当为学生介绍我国数学重要著作《周脾算经》,该著作对勾股定理的推理验证比西方国家早了近五个世纪。而且我国科学家身上所具备的探索创新精神、坚忍执着品质是学生未来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素养,如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废寝忘食,其对数学研究的执着与热爱正是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科学精神。
(三)提高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以及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烈,在遇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各项能力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仅能更加深入,其身心以及思维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在以前刻板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占用了整个课堂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思维和能力没有发挥、发展的机会,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发展。提高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能有效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德育的潜移默化影响。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融入生动的教学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在案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把传统的数学知识讲解课堂转变为有温度、有深度、有品位、有趣味的综合性教学课堂。
比如,教师在讲解“乘方运算”相关内容时,可以以超级计算机研发历程为背景,设计相关的数学教学案例,以促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为了攻克超级计算机研发难点而迸发的团结奉献精神。同时,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教学平台为学生收集我国超级计算机研发期间所需要收集、整理、计算的数据,带领学生建立数学数据模型。如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超级计算机研发阶段每秒的运算次数,并随着数据量增加而呈幂次增加的情况,深切体会到我国人民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精神,为祖国繁荣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思政与数学课程相结合是顺应新的教育要求。在实施新课程时,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万艳艳.基于“四维”视域的初中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路径研究.初中生作文指导,2021(5):0177-0177.
[2]王丹.初中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文学少年,2020(26):0185-0185.
[3]琚海林.初中数学课程的思政育人刍议.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15):0255-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