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周庆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庆春,. 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 中国教育探索,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摘要:
日常教学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 是提升“软实力”的需要,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升,让他们拥有良好的文化体验,培养他们的综合人文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也要重视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深化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进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意识。
关键词: 高中英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基金资助:

引言: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除了是一门语言技能,也承载着文化交流传播的重任。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以要求学生背单词、背语法、背范文为主,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就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很难对中外文化有过多的了解。同时,融入方法相对单一,以口头讲解为主,不愿花过多精力设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及制作教学视频。加之,高中英语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始终是零散的,缺少整体性,影响到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为解决这个问题,要积极创新传统文化教育,高效弥补学生缺乏文化素养的问题。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学生理应能够用英语简单地介绍、描述中国文化,并能够一定程度上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进而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但是在传统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经过研究发现,合理地运用母语以及母语文化,能够对学习其他语言形成正向迁移的效果。基于此,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我国优秀文化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

(二)有助于学生提升语用能力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实现学生卷面成绩的提升,更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语用能力的提升是为了很好地与英语使用者进行交流,而交流的基础需要由相通的文化认知来支撑。所以说,教师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不仅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更要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高度文化自信的支撑下,展开对外沟通与交流。

(三)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

英语学科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工具,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利用英语对外发出自己的中国声音,将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传递出去。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在英语课上应该一方面巩固扎实语言知识技能,另

一方面有意识地了解更多的中西方文化,知道差异、寻找共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中西比较法

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文化。课上,要利用好中西比较法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基于比较法下,可以表格形式呈现中西文化内容,让其变得一目了然。同时,为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搜集与中西文化相关的资料,于信息整理中拓宽传统文化知识视野。

(二)听力训练

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乡土文化气息和文化特色的听力资源,鼓励学生在倾听中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主动感受传统文化。倾听中,学生会主动思考,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加工,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同时也会对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提炼,总结出自己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成语故事、风俗习惯以及名人事迹都像是故事一样,学生在倾听中会产生主动性,了 解语言的表达,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于心,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三)口语交际法

课上采取口语交际法,利于锻炼学生交际能力,让他们善用传统文化相关语言进行交际。实际教学中,为保证学生能说、想说、敢说,要精心创编一些对话练习,以简单的对话形式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另外,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鼓励他们自主搜集传统文化素材,自行创编口语对话。期间,学生将对传统文化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四)阅读理解

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文章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形式。在阅读中,学生会了解相关的知识,主动拓展延伸,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积累中华传统

文化,由某个话题了解文化的某个方面,由此进行延伸拓展,蔓延出很多相关的文化链,之后形成一个彼此交错的文化网。阅读中,学生会对阅读材料进行质疑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对其中渗透的传统文化进行加工和整理。

(五)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让他们获得成长。实际教学中,为取得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要利用好多媒体图片、视频、音乐等展示功能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直观体会。同时,要利用好游戏的趣味性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另外,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适合的表演、实物情境等。

结束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既要保证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必要的听、说、读、写技能,也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汲取文化营养。同时,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设计口语交际、情境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积极组织关于传统文化的实践体验,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增进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自觉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吴育斌,温惠良.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88-89.

[2]刘东.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J].学周刊,2019(10):56.

[3]范翔宇.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9(02):54-5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