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的问题
首先,教师受传统化教学模式的影响,不愿主动突破.新课改下,部分年纪较大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的改革突破了传统的“以师为本”的教学模式,并认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教师就会毫无作用,这种对于新课程的错误理解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过度注重自身已经具备的教学经验而不愿主动改变,害怕接触新事物,害怕自身的教学无法与新时代发展结合,并出现排斥与抵触心理.同时,传统化教学中,更注重“知识重点论”以及“教师中心论”,这种思想逐渐成了教师不愿再改变的教学习惯,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
其次,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动机毫无变化.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而言,其不仅具有较大的学业压力,而且还面临着严峻的高考,这就使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认为化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应对高考,考取高分数,而忽略了化学知识本身对于其学习以及生活的影响.
最后,学生在化学课堂的主题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当前的化学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常常被忽略,教学活动的开展仍旧以教师为主,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与学习,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影响到化学教学效果的提高.
2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
2.1 基于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学重心
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学科教育时的各项教学标准出现相应变化,就高中化学教师而言,更应密切关注新课改动向,第一时间掌握教学要求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灵活调整教学方式.现如今,新课标明确提出“将学生能力发展放在教学第一位,坚定不移贯彻生本教育理念”,想要真正达成这一要求,还需教师立足实际情况展开深入研究,坚持不懈寻找切实可行的教学优化策略.进行实践教学时,首先要调整教学重心.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向是基础知识教学,因此很多教师都会将讲授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应知识,但是对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甚至会削弱教学效果.现阶段,要想促进教学改变,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教学重心,把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围绕其展开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2.2 创设具体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创设具体情境,需要教师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水平相结合,帮助学生开拓更为广泛的思考、研究空间,引导其在具体情境中掌握课程内容,联系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对教学情境中涉及的化学内容展开分析、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将对应的理论知识以熟悉的方式融入其知识体系中,激发思考能力,增强学习自主性.
例如,对“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展开教学时,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两种物质,此时,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相信有不少同学都接触过苏打水、苏打和小苏打,那你们知道苏打水具体是什么的溶液吗?是小苏打还是苏打?多数学生结合之前学到的知识,表示是苏打溶液.这里教师便可基于学生反馈实施互动:很多人都认为正确的选项是苏打溶液,其实不然,小苏打溶液才是正确的,想要分析其主要原因,我们可从二者的化学性质入手.教师给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上,使其在问题引导下展开学习、学会思考,直到真正理解为何苏打水是小苏打的溶液.进行学习时,引导学生对比Na2CO3和NaHCO3化学性质存在的差异,认识NaHCO3的不稳定性与Na2CO3稳定性,掌握二者的应用范围,Na2CO3主要应用于化工产品,NaHCO3主要应用于日常和医疗生活,在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启发学生分析和总结所学知识,解决课堂问题,在问题引导下展开深入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能力.
2.3 优化实验教学,完善实验步骤
化学实验存在很多类型,如验证型实验、演示型实验、学生自主操作型实验等,日常教学时最常用的就是演示型实验.进行演示型实验操作时,还需教师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实验目标,对学生理解和观察能力进行培养,确保演示实验的有序进行.首先,教师要把控好对实验过程的设计,提取出实验素材中有价值的信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其更加专注于实验观察,促进思考和观察能力的提升.其次,进行演示实验操作时,教师应在进行实验讲解的同时,和学生进行良好互动,采取问答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其展开不懈探索,牢固掌握相应的化学概念及定律.
例如,进行“铁及铁的化合物”实验操作时,教师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会形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随后展开演示实验.然而,实验结果表明: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后产生灰绿色沉淀.学生对这一现象产生疑问,教师引导其展开思考,最后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氢氧化亚铁在反应中被氧化.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寻找避免氧化的方法,然后结合该方法再次开展规范的演示实验.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关注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分析、探讨、总结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
总之,课堂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最丰富、最富有生命意义的舞台。它滋养生命、塑造心灵、点燃热情、播撒希望。而教师要让课堂成为精彩的舞台,定要先在备课上下足苦功,不断更新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从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科学方法、教学反思、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等的角度出发,精心备课,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同时也要认真反思自己,才能真正从成功中看到新的希望,在差距中找到问题所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这样,才能使课堂焕发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 姚建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9):77-78.
[2] 方晓玲.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