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运行下电力通信光缆的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
刘俊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俊仪,. ​基于安全运行下电力通信光缆的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J]. 电力研究,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7053.
摘要: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电网建设规模扩大,可以满足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所需。通信光缆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着有效作用,可以快速、稳定的传输数据信息,但受到不利影响会发生故障,为了实现安全运行,要加强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文章先介绍安全运行下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的重要意义,再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 安全运行;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DOI:10.12721/ccn.2021.157053
基金资助: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效率高、抗干扰性强等优势,是电力通信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光缆一般架设在户外,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发生故障,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了解决面临问题,要设计出在线监测系统,对于发生故障及时报警,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一、安全运行下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的重要意义

安全一直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点,可以保证稳定运行,为人们提供电力资源。通信光缆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传递信息,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对正常供电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可以通过监测了解运行情况,对于发生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快速的处理,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其次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电力资源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具备安全性、持续性等特点。积极开展在线监测对于可能发生问题进行预防,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处于稳定运行中。最后维护企业经济效益,电力通信光缆发生故障后,企业要投入经费处理,增加了支出,设计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1]

图片1.png 二、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功能和架构

(一)系统功能

监测功能。这是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最基础功能,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对运行情况有全面了解,可以实现预警、故障定位等。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方法比较多,主要包括点名监测、周期监测及故障告警监测,可以对光缆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监测完成后,会根据信息制出曲线,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出熔接点平均损耗、熔接点最大损耗等性能指标。

故障管理功能。包括故障监测、定位等,当通信光缆运行发生故障时,系统会报警,主站会接受到报警信息,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整个过程是比较快速的,避免扩大影响范围。

配置功能。主要作用是查询、设置等功能,这对于系统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管理功能。建立起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工作人员工作需求和访问权限相匹配,采取严格管理方式,避免信息外漏,具有较好保密性。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将安全级别分为三级,分别是管理、维护和应用。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人员的使用权限做出调整,保证实际工作顺利开展,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报表打印和管理功能。运用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可以获得详细报表和统计报表,其中详细报表主要记录了性能、数据分析等信息,统计报表包括两种信息,分别是光纤损耗和故障类型[2]

(二)系统架构

从结构上来看,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主站、现场终端和通信信道。主站具有控制现场终端的作用,多个现场终端之间处于相对独立状态,如果发生通信终端,可以自主进行测试。主站是管控中心,对现场终端进行管理。同时可以传输、处理数据,为系统运行提供有力支持,提升整体安全性。现场终端是指光纤监测设备,通常处于变电站,监测光缆运行状况,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主站。通信信道有两种类型,是基于SDH的光纤通信和基于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内网,对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根据物联网模型,电力通信光缆监测系统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感知层构成较为复杂,包括现场终端、信息交换机等设备,对光缆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网络层发送到主站。网络层主要作用是提供信道,保证感知层和主站之间的信息传输。为了提升安全性,建议采用信息内网传输数据。应用层是管控软件,运用C/S架构来设计电力通信光缆监测系统,借助于客户端和服务器来管理系统。

222222.png图二:系统结构

三、系统设计 

(一)现场终端设计

系统设计要求设备具有强大功能,单独设备可以对多条光缆进行实时监测,为了满足实际所需,设备的体积不能过大,而且测量方式要简单、易于操作。现场终端由多个模块组成。主控模块运用的是J1900X86平台,具有多个功能接口,同时要运用计算机技术,为人员数据管理提供便利。测量模块组成较为复杂,各种元件构成了一个整体,光功率监测卡可以接受光信号,通过监测了解光纤中光功率的大小,对于出现故障也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波分复用器让测试波和工作波处于相对独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对正常业务的运行产生影响。OTDR测试卡运用光纤中背向散射和菲涅尔原理,采用发送窄带激光脉冲的方法来测量光纤性能,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对故障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1×N光开光主要作用是测试光口,会减少对OTDR测试卡的使用数量。协议转换模块运用STM32F104,对测量模块中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之后发送到主控模块,或者转换主控模块下发的数据。电源模块主要功能是提供电源,为其他模块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二)软件设计

运用C/S架构来设计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软件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在现场终端设备中安装客户端软件,在主站安装服务器软件,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当光功率发生问题时,光功率监测卡会识别出来,OTDR卡会启动并进行监测,将获得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最终传送到主站。主站将故障信息、告警通知等信息记录下来,作为重要的资料。编写客户端、服务器软件时运用C#语言,数据库运用MySQL,构建服务器采用Tomcat,运用混合式人机交互界面布局。

四、测试与应用

(一)系统测试

为了保证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良好性能,要进行测试,选用某地区的220kV变电站,并安装现场终端设备。在该变电站的线路某处通信光缆接入尾纤,断开尾纤,对光缆受损进行模拟。将损坏长度和测试长度进行对比,注意观察设备是否发生报警信息,将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详细记录下来。

(二)实际应用

在变电站中运用电力通信光缆监测系统,实现对光缆的有效监测。地区出现了雷雨天气,导致通信光缆受损,决定安排两个小组进行抢修,其中一组采用传统抢修方式,另一组采用在线监测系统的方式,将整个过程的时间、抢修效果等全面记录下来。通过对比两组发现,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优势明显,可以对故障位置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另外使用时间比较短,抢修效率非常高,电力系统可以快速恢复到正常,保证电力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五、其他方面

(一)明确设计目标

在设计电力通信光缆监测系统之前,先要明确目标,以此为指导开展实际工作,保证设计成果的有效性。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对光缆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对于发生问题及时处理,尽快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电力企业要对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目前电力通信光缆情况有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体现出较强针对性,保证发挥出有效作用。不同地区电力通信光缆所处环境有所差异,会受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制定完善设计方案,提升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运用效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3]。

(二)做好管理工作

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具有复杂性、技术性等特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到最终效果,因此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明确设计要求,完成设计工作后要进行审核,看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存在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设计工作的质量。企业要积极参与到设计中来,采纳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提升设计水平。另外要聘用专业设计单位,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素养,可以解决实际中遇到问题,保证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同设计人员负责设计部分不同,但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是一个整体,因此人员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保证信息传递、共享。对于出现问题要进行探讨,并制定有效处理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影响。管理工作要贯彻到设计工作的始终,包括人员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创建出稳定工作环境。意识到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流程执行,提升系统运用的有效性[4]。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信光缆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传输信息的作用,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支持。为了有效应对故障,要开展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发挥出先进技术的作用,对光缆进行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会改变故障抢修模式,更加地高效、准确,降低经济损失,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博凡,施禹. 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电力安全技术,2020,22(10):34-37.

[2] 胡光雄,彭志荣,李瑞德,等. 基于Android移动终端的光缆故障监测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2):92-94.

[3] 李代刚,徐立坤,张旭辉,等. 基于分布式双模块电力光纤防外破 监测系统研究[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9,17(10):20-26.

[4] 汤龙龙,方钟,庞铄,等. 一种基于物联网分布式光缆在线监测装置在电力通信上的应用[J]. 通讯世界,2020,27(1):239-24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