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思想与心理特点及入学阶段教育问题研究
朱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伟,. 高职新生思想与心理特点及入学阶段教育问题研究[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189.
摘要:
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生活的学生来说,入学阶段的教育是他们首先接触并参与的集体教育活动,也是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转换的第一课。这项工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的发展成熟,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佳的认知方式和最好的行动效果来适应高职学校的学习生活。为此,必须认真研究把握高职新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
关键词: 高职新生;心理特点;入学教育
DOI:10.12721/ccn.2022.157189
基金资助: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毕业生是社会劳动大军中的生力军,培养一大批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是高职学校的社会责任。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新生的教育培养是重要基础,而他们入学阶段的教育便是这个基础奠基的第一步。对于高职学校来讲,只有第一步迈得坚实,以后的路才会走得顺利。

1.高职新生思想与心理特点

高职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既不同于普通高校新生,也不同于高职学校的高年级学生。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心理认知能力,有着同龄人共同的时代烙印和生理特征,也有着各自个性特质反映出来的不同表现形式。做好高职新生入学阶段教育,必须全面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与心理特点,尤其是其中的劣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他们内心产生焦躁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能否适应全新的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新生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之前只有少部分学生住过集体宿舍,多数学生的生活起居都是父母或长辈一手包办的。总体上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也没有与陌生人在共同空间生活的经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善于处理与他人的相互关系;在经济支配过程中,缺乏理财的经验,经济开支不会合理安排,尤其父母给予的定额生活费,常常因分配不合理、自己不节制而捉襟见肘,倍感压力。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原本心智并不成熟的新生们,自然而然产生莫名的焦躁和不安。

1.2高考成绩或选择院校不理想,使他们难以走出自卑阴影

到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较差高考成绩不理想,自己不愿意也没信心复读;也有的是临场发挥不佳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退而求其次;还有的是高考成绩尚可,或因家庭经济原因放弃就读昂贵的本科院校(专业),或因填报志愿失误未能如愿就读心仪的院校(专业),虽心存不甘,也只能听天由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的理想失去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懒得规划,对周围的事情没有兴趣,从而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也茫然混沌。

1.3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使他们惰性心理萌生

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中学时代有老师和家长看管、督促的“压迫式”学习方式,对于高校成人教育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松散式”学习方式,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一部分学生熬过了12年寒窗,豁然看到了大学的“春天”,就有了“肆意挥霍”的冲动,好好“享受生活”;有的学生本来就不自觉、无主见,离开了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便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浑浑噩噩,混天度日,不愿意每天按部就班上课听课,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1.4对所选专业认知度低,使他们对未来心存疑虑

很多学生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自己并没有明确的意向,对所选专业缺乏全面的了解。要么是听从了家长的安排,要么是听信了外界的宣传,要么是盲从了多数人的意见,要么是曲解了专业的名称。来到学校报到后,却发现自己“上错了花轿嫁错了郎”,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有的是对专业学习不自信,认为自己基础差,专业要求高,怕自己跟不上队;有的对所选专业不喜欢,不愿意下苦功夫去学习,又担心学习不好毕不了业;有的对专业就业趋势悲观,既怕学了没有用,也怕有用没学好。因此,害怕直面应对,对未来忧心忡忡,对“知识改变命运、拼搏创造未来”半信半疑,总觉得自己前途未卜。

2.高职新生的入学阶段教育

高职学生在校就读时间比普通本科学生相对较短,能否尽快融入集体生活、适应紧张节奏、实现高效学习,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而解决前述问题、完成这一转变,必须通过在入学阶段进行的类似“人之初”的启蒙教育来打基础。

2.1校园生活常识帮教普及

新生刚入学,对新的生活模式既觉得新鲜好奇,充满挑战,又觉得不明就里、不知所措,迫切希望了解认识、体验尝试其中的乐趣,因此,校园生活常识帮教普及应该是新生步入校园生活的“人生第一课”,必须从最简单、最常见、最必要的点滴细节入手。比如,校园基本生活实施的位置布局、各类费用的比例分配、集体生活的注意事项、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等等。

2.2法纪制度规范学习教育

学习校规校纪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必要课程,旨在强调在大学生活中应遵守的纪律,避免新生因不懂“规矩”、误撞“红线”,带来麻烦,耽误学业。一些新生进入大学白天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晚上熬夜打游戏、短暂外出不请假等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在组织新生学习学生手册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强调纪律处分规定,使他们明白诸如旷课节数与处分等级的关系等处罚条款。另外还要针对家庭贫困的新生讲清学校设置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资助项目及其资助条件和方法,以此来激励新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奋斗有目标、努力有方向。

2.3防事故保安全警示教育  

高职新生大多涉世未深,单纯幼稚,缺乏安全意识,容易上当受骗、犯低级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受到意外伤害。因此,防事故保安全警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总结近几年高校学生发生事故的典型案例,重点搞好4个方面的教育:第一,人身安全教育。第二,财产安全教育。第三,各类灾害自救教育。第四,常见事故规避教育。因此,对于这些缺乏生活经验的新生们而言,必须给他们多敲警钟,经常提醒。

2.4校园文化精粹滋养熏陶

每一所高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要在这所高校学习有收获、生活有乐趣,就要了解这所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就要热爱这所学校的一草一木和人文传统,就要包容这所学校的特色个性和创伤疤痕。新生入学后,要搞好3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开展校园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开展“爱校笃学、成材报国”活动。三是开展尊校训立校风教育。追溯校训校风之渊源,解读校训校风之内涵。

2.5专业基本常识简要介绍

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专业水平上实操性较强,在职业选择上定向性较强。这就需要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发展趋势、前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尽早向他们介绍其所选专业的基本常识,包括:专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价值,专业的学科归属和课程设置,专业的重点难点和学习要求,专业的主攻方向和发展前景,以及所学专业目前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程度、在行业排名中的处境地位、在就业从业中的竞争实力等等,使新生对所选择的专业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的了解。

综上所述,高职学校新生的思想与心理特点需要辅导员在入学之初就及时了解掌握,并在入学阶段教育中作为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积极组织、策划、参与各类教育活动,发挥好“领导的参谋、老师的助手、学生的朋友”作用,帮助新生顺利度过从家庭到学校的“断奶期”,为他们圆满完成学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仕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涵、内容及设施途经研究,《中国电子商务》2013.07.

【2】杨玉红,高职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的思考,《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第37卷)第六期.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