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周良键 欧云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良键 欧云生 ,.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20.
摘要:
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与记忆,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本研究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数学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研究重点关注了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以及其在课堂教学、作业与复习以及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020
基金资助:

一、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题目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提供参考。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一)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制作

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制作是有组织和系统的过程,包括确定核心主题,创建分支,编写关键词,绘制连接线,调整布局和格式。可采用手绘或数字工具,如软件和在线平台,以可视化、层次化地组织信息,提高理解和记忆。手绘和数字工具如XMind、MindMeister、Coggle、Lucidchart都能方便制作,步骤包括核心主题、分支、关键词、连接线、布局和格式的调整[1]

(二)思维导图的使用时间安排

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思维导图模板,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构造和设计,为后续的制作和使用打下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简单明了的思维导图模板,引导学生逐步熟悉思维导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课中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讲解数学概念、公式、解题方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通过将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课后复习: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和巩固,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梳理,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可以依据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模板,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确保思维导图的清晰明了与吸引力

保持简洁明了:制作思维导图时,教师和学生应该尽量简化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图表。简洁明了的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逻辑结构清晰:在制作思维导图时,教师和学生应该将数学概念、公式、解题方法等内容按照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和排序,确保思维导图的逻辑结构清晰明了。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体系。

使用生动的图表和图像: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添加一些生动的图表和图像,如可爱的卡通形象、炫酷的动态效果等。这些元素能够使思维导图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思维导图的视觉效果

色彩协调:在制作思维导图时,教师和学生应该选择色彩协调的搭配,避免过多的色彩种类导致视觉上的混乱。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使思维导图更具吸引力和易于理解。

突出重点:为了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知识点或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多样性与一致性:在制作多个思维导图时,教师和学生应该保持一定的多样性和一致性,如使用相同的颜色来表示相似的知识点或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同时还能提高思维导图的系统性[2]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数学概念和公式的教学

在数学概念和公式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以下是具体的应用方法:第一,利用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将数学概念和公式进行清晰的分类和组织。例如,“三角形”这个概念可以向下细分出“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子概念,再进一步细分,可以有“勾股定理”、“面积公式”等具体内容。通过树状图,教师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利用思维导图的图形化特点,将数学公式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用图形清晰地表示出来。例如,在讲解圆的公式时,可以以一个圆形的思维导图节点来表示“圆”这个概念,然后在该节点下添加关于圆的各类公式,如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等。这样,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理解公式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加深记忆。第三,利用思维导图的色彩和视觉效果,将数学概念和公式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出显示。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数学概念或公式。这样,学生在查找或复习时可以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二)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教学

在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具体的应用方法:第一,利用思维导图的层级结构,将数学问题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并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每个小问题。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将问题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解,如“点”、“线”、“角”、“形”等,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层次的知识点和方法,逐层解决问题。第二,利用思维导图的关联性,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清晰地标注和说明。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反函数的关系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两者的关系进行清晰地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第三,利用思维导图的动态性,模拟数学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例如,在解决动态几何问题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来模拟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三)数学试卷和练习题的教学

在数学试卷和练习题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具体的应用方法:第一,利用思维导图的分类思想,将试卷上的题目按照知识点进行分类。例如,将代数部分的题目按照函数、数列、不等式等知识点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快速找出试卷中与某一知识点相关的题目,便于查漏补缺。第二,利用思维导图的层级结构,将试卷上的题目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层。例如,将简单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分别放在不同的层次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练习,提高学习效果。第三,利用思维导图的关联性,将同一题型的题目进行聚合。例如,将所有关于三角函数的题目放在一起,并总结出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同一题型的不同题目,归纳出它们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能够改善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它还在作业和复习过程中提供了更有组织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此外,思维导图还支持个性化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周建龙.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12(11):71-73.

[2]魏禄山.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2(04):26-28.

[3]陈春花.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15(01):7-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