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余春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余春来,. 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预防医学杂志,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213.
摘要:
目的:对比X线诊断方式以及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了解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及63例其他类型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肌骨超声+X线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误诊以及漏诊数据,痛风石、骨侵蚀、结晶、滑膜增生、双轨征的呈像表现情况,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肌骨超声以及X线呈像表现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情况,观察组炎患者初诊急性发作期以及治疗后稳定期的肌骨超声评分。结果:其他类型关节炎的对照组患者肌骨超声确诊、误诊以及漏诊数据分别为57(90.48%)、2(3.17%)、3(4.76%),痛风性关节炎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62(98.41%)、0(-)、1(1.59%);其他类型关节炎的对照组患者X线诊断结果中确诊、误诊以及漏诊数据分别为51(80.95%)、7(11.11%)、5(7.94%),痛风性关节炎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55(87.30%)、6(9.52%)、2(3.17%);非痛风性关节炎的对照组患者在肌骨超声诊断结果中痛风石、骨侵蚀、结晶、滑膜增生、双轨征的表现情况数据分别为0例、13例、0例、45例、0例,痛风性关节炎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17例、8例、32例、48例、52例;非痛风性关节炎的对照组患者在X线诊断结果中痛风石、骨侵蚀、结晶、滑膜增生、双轨征的表现情况数据分别为0例、11例、0例、33例、0例,痛风性关节炎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9例、7例、25例、37例、44例;在痛风性关节炎观察组患者的肌骨超声呈像表现中痛风石、结晶、滑膜增生以及双轨征的灵敏度数据分别为38.06%、46.27%、13.68%、17.55%,特异度数据分别为100.00%、100.00%、79.05%、100.00%;在痛风性关节炎观察组患者的X线呈像表现中痛风石、结晶、滑膜增生以及双轨征的灵敏度数据分别为31.46%、44.21%、9.39%、11.45%,特异度数据分别为85.62%、84.74%、62.25%、94.75%(P<0.05);初诊急性发作期观察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肌骨超声评分中血流信号、滑膜受损程度、关节囊沉积程度、骨侵蚀程度的评分数据分别为(2.23±0.34)分、(2.19±0.31)分、(2.44±0.41)分、(2.39±0.37)分,治疗后稳定期的观察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肌骨超声评分中血流信号、滑膜受损程度、关节囊沉积程度、骨侵蚀程度的评分数据分别为(1.45±0.28)分、(1.27±0.25)分、(1.42±0.32)分、(1.41±0.29)分(P<0.05)。结论: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使用肌骨超声进行检查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肌骨超声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应用价值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DOI:10.12721/ccn.2022.157213
基金资助:

前言

由于人们生活经济水平的逐步升高,各种代谢性疾病的罹患率也随之升高,除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疾病外,痛风也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多见的一类,其最为典型的疾病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痛风性关节炎,但需要注意的是,关节炎疾病本身根据其发病因素的不同,诊断类别也较多,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感染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其治疗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临床中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就需要与其他类型进行鉴别区分[1],此次调研中,主要希望通过对比其他类型关节炎以及X线检查以了解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具体研究过程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及63例其他类型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分析与统计,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3例设置为观察组,63例其他类型关节炎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比例39:24,其中最低龄患者34岁,最高龄患者75岁,平均年龄(55.42±7.16)岁,病程中最短者0.5年,最长者6年,平均(3.62±0.92)年;在观察组中患者男女比例38:25,其中最低龄患者33岁,最高龄患者75岁,平均年龄(55.75±7.39)岁,病程中最短者0.5年,最长者6年,平均(3.59±0.88)年,其他以及具体基线资料数据对比见表1,可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对照组中患者关节炎类型及患者数据分别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2例,骨关节炎患者14例,其他类型关节炎患者7例;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相关调研内容,并且签署确认文书,研究论题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与监督。

纳入标准:出现明显且典型的关节炎症状患者,具体表现包括关节肿胀、疼痛等[2],诊治依从性较高的患者,意识与认知功能良好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急重症的患者,伴随系统功能障碍或组织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精神疾病(史)患者,骨骼关节先天畸形的患者,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完善度欠缺的患者。

表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微信图片_20250304101848.png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肌骨超声+X线检查,两种检查进行之前嘱患者静坐或平卧休息至少2h,同时确保3h内未进行剧烈关节活动;肌骨超声检查使用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浅表线阵探头,设置超声频率为10MHz左右,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指导患者取相应体位及检查姿势:①检查肩关节时嘱患者双臂自然下垂,双手前臂手心向上向外置于腿部,使用探头对患者冈下肌外侧以及肩锁关节进行横向扫描探查;②检查腕关节时嘱患者将双手置于检查台面上,同时确保其处于同一平面状态,使用探头对患者双手掌侧进行扫描探查,探查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肌腱以及神经受压情况;③检查膝关节时嘱患者90度屈膝,使用探头对患者髌韧带以及髌上囊进行纵向以及横向扫描探查,对患者双侧股骨下进行纵向扫描探查;④检查踝关节时嘱患者将双脚置于检查台面上,使用探头对患者内、外踝以及跟腱进行纵向以及横向扫描探查;超声检查的痛风阳性指征包括:质地不均、边缘无回声,整体呈现由低至高的回声形态的圆形包块则为痛风石(图1),同时骨平面出现高回声,并且局部软骨不显影。X线检查使用仪器为X射线摄影设备,对患者局部病灶关节进行正位、侧位以及斜位摄片,X线检查的痛风阳性指征包括:骨质内部或局部软组织的痛风石肿块、钙质密度阴影、同时骨皮质以及软骨可见蜂窝状广泛性损坏、局部关节间隙异常变窄、或可见穿凿样以及囊状的骨损伤坏死。所有患者两种检查方式的操作过程分别为同一批影像医生进行,后续阅片及诊断结果均由相应医师确定及出具[3-5]

微信图片_20250304101850.png              微信图片_20250304101853.png

膝关节周围痛风石形成                     右膝关节软骨尿酸盐晶体沉积呈“双轨征”改变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漏诊数据中包括需要接受其他检查辅助确诊的患者例数);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两种诊断方式的呈像表现,对比项目包括痛风石、骨侵蚀、结晶、滑膜增生、双轨征;③分析观察组患者在肌骨超声以及X线呈像表现中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灵敏度公式: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特异度公式: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6-7];④对比观察组63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初诊急性发作期以及治疗后稳定期的肌骨超声评分,包括血流信号、滑膜受损程度、关节囊沉积程度、骨侵蚀程度四项,分数越高病损程度越严重[5]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整合与分析处理,(x̄±s)均数±标准差作为数据体现形式时t作为检验项,%作为数据体现形式时x2作为检验项,P<0.05时表示对比项目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两组患者的肌骨超声以及X线检查结果横向及纵向对比可见,痛风性关节炎的观察组患者两种诊断方式的确诊率均高于其他类型关节炎的对照组患者,并且肌骨超声对于痛风性关节炎及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确诊率均高于X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肌骨超声与X线诊断准确性数据对比

微信图片_20250304101856.png2.2将两组患者的肌骨超声以及X线呈像表现结果横向及纵向对比可见,肌骨超声比X线在关节炎疾病中的呈像表现效果更佳,同时痛风性关节炎的观察组患者在痛风石以及结晶中的阳性率均高于非痛风性关节炎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两组患者肌骨超声与X线呈像表现对比「(x̄±s)例」

微信图片_20250304101859.png2.3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疾病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情况均优于比X线诊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

表4观察组患者肌骨超声及X线呈像灵敏度及特异度情况对比

微信图片_20250304101908.png2.4治疗后稳定期的观察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肌骨超声评分显著低于初诊急性发作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5。

表5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期肌骨超声评分对比「(x̄±s)分」

微信图片_20250304101910.png3.讨论

通过对本院126例关节炎患者的检查与对比分析,能够发现不同的诊断检查方式以及不同类型的关节炎之间其应用效果均有所不同。在研究过程中,对控制变量后的两组患者进行肌骨超市以及X线检查,将所有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与相应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可见痛风性关节炎与肌骨超声检查方式之间的应用效果最佳。在各种痛风性关节炎的检查方式中,关节腔穿刺是较为直接的检查诊断方式之一,但由于其具有躯体损伤性,患者接纳程度受限,影像学检查本身不具有实质损伤性,但CT对于病变关节腔的呈像表现欠佳,同时对于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情况显现效果较薄弱,MRI虽然对于各种增生、积液以及痛风石呈像表现较高,但对骨质损伤以及炎性反应表现欠佳,同时由于其成本较高,检查时间长等因素影响,不作为关节炎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进行使用,X线检查的最佳应用阶段是关节炎患者出现实质性骨损伤的疾病中后期,综合可见,肌骨超声在其中的应用优势极为明显,作为一种价格较低的无创性检查,首先能够得到患者的接受以及配合,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医师可根据实施情况对局部进行多次、反复的探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诊断准确率,而在此次调研中还可见,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骨实质情况、周围软组织情况、积液情况等多方面进行探查,且探查效果均处于较高状态,而后在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阶段中,肌骨超声进一步发挥其灵活、便捷、价格低廉等优势,医患双方皆具有其相应应用价值[8],在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急性发作期以及稳定期不同时期的肌骨超声表现中已有显著监测价值。整体上肌骨超声具有操作边界、灵活等优势,并且对于患者来说,无创检查方式的接受程度更高,且相对与其他影像学检查肌骨超声检查价格较为低廉,对于整体治疗过程中的多次复查,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肌骨超声检查无躯体辐射损伤,在检查安全性上更为可靠。

综上所述,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使用肌骨超声进行检查诊断的应用效果较高,应用价值较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春侠,赵菊芳,瞿茹莼.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1,22(04):344-346.

[2]张文.肌肉骨骼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15):108-110.

[3]柳展梅,陈焱,赵新宇.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3):25-26.

[4]姚晓松,陈菲,许晓辉.关节超声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21,48(01):97-99.

[5]倪然,陈睿,余顺. 肌肉骨骼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不同时期检查中的应用[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 40(8):5.

[6]周黎, 曾玲, 孙伦.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观察[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 5(17):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