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三新背景下如何与学生完美合作?
一、 转变观念
教育不是既定划一的笔墨,用统一的教材和方法,把受教者加工成划一的‘标准件’;而是尊重受教者各自独特的天赋、气质、秉性、趣味,以对于他们各自说来最恰当的方式,把他们成全为合于他们天性而又富于人文教养和创造精神的人。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而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变“知识传授”为目的转而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不将分数看作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二、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把老师的表演,变成学生的展示
转变课堂教学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展示,让他们都成为自己的主人,课堂里的老师。
第一、更多的让同学上台讲,学生自学,后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某个问题的解答在讲台上,像老师一样讲出来;这样做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同时在讲的过程中,还能发现许多同学们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能让知识碰撞出火花来。
第二、合作学习——即兵教兵,同学们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知识,还能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第三、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当今社会更多需要具备选择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人,在课堂中老师应多让学生做出选择,而不是为学生去选择,在课堂上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
三、赏——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十七、八岁孩子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每个人都有自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是独一无二的;但同时每个人又都是脆弱的,我们老师一个不轻易的眼神,或是一句话都有可能让他变得更好或是更不好。为此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不尽完美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其亲身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甜美。
第一、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性差异,开展教学活动时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努力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选择不同层次的数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还给学生独特感悟、自由表达的个性;特别是还给学生出错的权利、阐述个人见解的权利。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感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课上我们教师更多关注的应该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不能将我们个人感悟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大胆亮出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学生在表述中整理自己的思路,表述自己的思想,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不论对与错他们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都应该肯定,并做出回应。
第三、还学生尊严——特别是还学生的思想尊严、人格尊严。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见解、有主张、有情感、有精神的生命,教师和学生平等进行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情感上的磨合,学生的人格在宽松亲切的情感氛围中健康成长;学生的思想在朋友式的切磋中变得大气成熟。
四、张扬个性——放手让学生去制造奇迹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探究,学生间展开交流,畅所欲言。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记得有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有他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事。”作为教师并不要精心去打造自认为充实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是一个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职责就是在创设的自然教学环境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或许有一天我们的同学真能创造出我们想不到的奇迹。
五、困惑与希望
从上到下,从时间到空间,从梦想到现实;我们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第一、 课改需要一个大的环境,如果紧几小个老师在搞课改,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难以培养起来。
第二、 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表现,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高考的指挥棒不变,我的的评价机制不变;对于高中知识容量大;教学任务紧;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学生。
第三、 来自学生那一方的表现,学生说的比做的和考的好,课堂表现比卷面成绩好,口语表达比书面反馈好。
困难归困难,我们应该看到——与学生对话、交流、让学生去表现,我们常常会获得意外的收获。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表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常会有创新思维的火花在闪现;看着这些收获、与惊喜,看着我们的学生能自信的站在讲台上;我们是否对新课改有了希望。
我们希望作为新一代的数学教师做到也必须做到转变教学观念,尽最大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跟着动起来,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其乐学、爱学,从而学好数学;同时为孩子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