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王光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光焰,. 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232.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教师应该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语文教育更具前瞻性,更有深远的意义。通过不同的授课形式,深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发展核心素养,自觉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重任,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
关键词: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232
基金资助: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教学中,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可谓是源远流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因此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民族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起到推动的作用。语文是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主要承载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知识中,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加强对学习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对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没有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质量,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很不利,并阻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模式要创新和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网络设施有效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将课文内容真实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带领学生感受课文内容,使学生走进课文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调动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教师创建有效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传统文化中,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

(二)依托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诗词是中国独有的文学表现形式,也是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和背诵诗词的形式了解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熏陶。

例如: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教师首先描绘场景,在冬季寒冷的江上,一位老者在独自垂钓,甚是凄凉。学生也可以通过诵读,体会老者当时的心情,随后教师可以讲解,虽然老者所在的环境很艰苦,但是依然没有影响他苦中作乐钓鱼的心情,把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融入诗词中,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深入学习传统文化

想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课文中的内容需要仔细地阅读和认真地思考才能理解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传统文化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文章中的句子和现代文的句子有很大的差别,学生要有很好的阅读能力基础才能读懂课文,理解课文要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多么重要,只有学生提升了阅读能力,才会理解文章的内容,读懂文章的思想,自然也就喜欢上了语文知识。教师想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要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练习,还要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和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和文学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融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并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知识相融合,能够将教学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四)利用传统节假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语文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写节日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好这些课文中出现的节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传统节假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

比如在讲《传统节日》这一课时,对文中出现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巧节、中秋节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每个节日的来历,并写出自己喜欢的节日,对讲解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比如针对春节,教师来提问学生春节都有什么风俗,学生回答:“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等等。”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春节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语文课堂中,把这些传统的节日穿插进去讲,学生会更听得兴趣盎然。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传统节日风俗的记忆,加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五)结合生活实际,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

现在学生所学习的传统文化是有真正承载体的,它不单单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要立足于学生的学科之上,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要突破课堂的教学限制,使学生更深层次的领悟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情怀和文化底蕴。

三、结语

语文学科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教育学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最多的学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把传统文化传承到下一代,是我们语文教师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路秀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0):77.

[2]赵胜文.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23-24.

[3]杨丽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9(24):36.

[4]柯玲琴.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17. m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