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初中学生写作大多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写作任务,学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主要为了完成语文学科中的写作考核和相关的教育要求。种种因素作用下,语文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成为一大难点。
一、初中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章内容不够深刻
为了通过写作考核,部分学生写作时通过刻意模仿精彩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强行凑字数,导致很多学生的文章中心思想不深刻、主旨表达不准确,写出的只是空泛、华丽的文章;还有很多学生的作文只是围绕一句话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使作文呈现出“头重脚轻”和“头轻脚重”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写出的作文连自己都读不懂,而真正的好作文应该是让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二)写作手法相似
由于初中生对于写作本身就缺乏兴趣,加上学科教师疏于讲解写作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导致学生的作文修辞手法欠缺,文体形式普遍相似。写作在语文学科中分数占比较大,如果写作手法相同,很难从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
(三)文章素材不够丰富
缺乏丰富的素材支撑是初中生写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自主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但是他们的素材积累量还不够。由于初中生对于写作和阅读缺乏学习兴趣,而且各门学科的课业任务多,缺乏阅读时间,所以平时进行写作素材积累的学生很少。这导致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缺乏丰富的素材支撑,读起来空洞且不贴近现实。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不仅可以提升写作能力,在消化素材的同时,对自身核心素养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生写作能力欠缺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学校写作实践时间较少
初中生生活方式相对单一,活动范围有限,平时在学校的时间较多,接触的人以同学和老师为主,缺少对生活的深层次观察。有些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写作课程,写作仅存在于考试中;个别喜爱写作的学生平时积累了写作素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短暂创作,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写作学习和训练,导致其写作手法不够熟练,写作能力无法提升,进而出现了学生写作难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对写作出现了排斥心理。
(二)家长和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本身对写作缺乏兴趣是导致初中生写作能力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缺乏写作兴趣是因为他们在写作中得不到信心,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写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有学生认为花费时间写作文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如果语文教师仅布置写作任务,在写作过程中不对学生加以引导,会让学生失去写作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提高。而家长往往更加注重数学、英语和物理等学科,忽略了阅读和语文写作的重要性。学生缺乏阅读量和现实生活素材的积累,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是空洞并脱离现实的。
(三)忽视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从阅读到写作其实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素材积累,经过思考将得到的素材转化成自己的想法,熟练地应用于写作之中,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情实感。语文教材中融合了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最基本的阅读量都达不到,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会成为核心素养发展的一个短板。
三、如何激发初中生创造性写作思维
(一)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元化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给学生创造表达思想情感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中来。例如,开展课前演讲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演讲,同时也可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写作心得以及平时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等。需要强调的是,在演讲时,学生不是单纯照着文本演读范文,而是要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在欣赏、倾听优秀作文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创造性写作思维,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二)读写有机联系,加强写作训练
阅读和写作二者相辅相成,学生在写作训练时要将读和写有机联系起来。首先,教师在进行教研时要“吃透”语文课本,将课本作为范例,安排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当然这种课前阅读一定是带有目的性的,而不是随意选取一篇文章。针对现代文体的课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前阅读,课上分享阅读心得,了解文章的文体、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手法等。其次,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经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有了大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缩短一些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短文写作。这种训练方式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来说是立竿见影的。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写作研讨交流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创造性的写作是以大量的思考为前提的,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明确自己的写作思想和写作主题,在心里形成初步的写作提纲。
(三)细致讲解,重视写作手法的运用
一篇好文章少不了各种修辞手法的加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上对写作手法进行细致的讲解,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个修辞手法的运用,同时,教师要督促学生勤加练习。如果学校设置了单独的写作课程,课程中应该重视写作手法的练习和运用。此外,修辞手法不应局限于写作中,还可以运用在学生平时的口语表达中,因为说话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进行锻炼的过程。从写到说,从说到写,学生都处于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升写作的实效性。
四、结语
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写作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静心养性。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写作,不能让其变成学生眼里的“老大难”,从提笔无话到书写流畅,不仅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写作回馈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张力格.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4(11):1.
[2]史东平.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快乐阅读, 201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