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本身就是一项趣味的思维探究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尊重学生自身主体性价值,创新课堂呈现方式,包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犯的一些美丽错误,同时以数学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学习过程中品味数学文化,领悟鲜活的数学思维,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兴趣高涨,不断进步。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多元意义
(一)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数学的理性价值缺乏有效认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学习参与,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推动学生对数学全面理解,并指引学生运用数学所学方法去解决一些生活化问题,这可以更好地完善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对数学建立起浓厚学习兴趣。
(二)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指引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发展数学品质。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的落实,可以更好地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指引学生理解生活问题,创新课堂展开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尤其是在一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努力尝试思路创新,完善计算方法选择,实现计算过程优化,学会数学演绎推理的有效方法,这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数学关键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一)明确科学的教育观念
新课改以后,对于课堂教学变化最大的应当是课堂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当中,老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基本是以讲授法为主。但是在新课改以后,老师们开始学习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当中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应当围绕学生作为主体展开,让学生更加积极、深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当中来,让学生切实地在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具有较好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那么老师在进行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时,自然也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在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二)贴近学生认知起点,培养学生浓厚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数理运算,其中涉及了信息提取、逻辑推理论证、结果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想综合推动学生学习创新,首先要能够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贴近学生认知起点,优化学习过程,推动学生创新性展示。
教师要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呈现数学知识。数学的学习来源于现实,同时还要应用于现实。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呈现知识,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认知建构能力。
例如,在乘法部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运算对于学生来讲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为了贴近学生认知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将数字呈现于纸牌之上,借助扑克牌让学生有效认识数字的多少和算法规律。
(三)促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
老师带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需要让学生形成主体学习意识。老师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老师需要让学生增加对课程内容了解程度,一堂课的时间较短,如果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分析等工作,课堂时间就无法满足各类活动的开展。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分析课上知识,老师必须合理划分时间,应该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课程知识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老师在课上可以更好地推进教学活动,老师还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检查学生预习工作成果,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老师应该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情况,需要在课程活动进行期间,采用一定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老师需要在活动进行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节奏,使学生可以在现场消化课程内容。老师在课程进入尾声时需要带领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课上知识点,增加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熟悉程度,找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四)构建趣味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当前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应用趣味情境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场景当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感性及深刻的认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一些经典案例作为建立教学情境的关键性素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乐趣。
三、结语
教学创新,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式。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老师应该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要求,调整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亚芳.浅析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39-40.
[2]王耀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路径[J].学周刊,2021(32):137-138.
[3]吴振宇.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研究[J].求知导刊,2021(38):28-29.
[4]李世洲.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26):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