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教育模式对小学语文特色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延伸
语文学习是小学一门人文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包含了大量的社会科学人文知识,这些社会科学知识大多来源于日常我们熟悉的各种生活现象和社会工作实践。然而,学生掌握的实践能力仍然相对较弱,因此,课堂教学对学生文化知识的获取和全面吸收,确实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整个小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活动时间相对较为有限,学习活动空间也同样非常有限,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尚不能充分有效地满足每个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汲取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养料的实际需求。同时,小学生的自主思维也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人文知识和关于人文精神范畴的许多知识内容都还比较笼统、抽象。由于课堂教学的长期制约,小学生可能很难系统地通过课堂学习及活动真正充分地获取学习、理解和吸收这些人文知识。此时,家庭教育因素的某些积极引导作用将得到凸显。家庭环境、家长的生活习惯方式和家庭教育行为,都将直接对低年级小学生心理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可以说,家庭教育也是当今我国小学文化教学和活动中的有效延伸。
(二)家庭教育是实践环节学习场所
语文实践是另一门语文社会学科,家庭辅导是帮助小学生独立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重要活动载体。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个性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需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孩子自身的综合素质,有效整合在语文教育实践与教学辅导活动环节中出现的各项不足,为孩子提供一个有效实用的个性化课外指导。课外定向服务,不仅要包括家长指导或教师精心布置下的各类课外任务,还应包括整个小学语文活动实践或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1]。小学生的语文实践教育机会很多,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学习的良好机会,使学生自己在充分参与这些实践或活动内容的实践过程中,能有效、快速地学习和正确掌握其他一些基础语文知识。因此,家庭教育是实践环节的重要学习场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家庭教育的支持对策
(一)以身作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如果能够与学生和教师进行及时交流和沟通,并在家庭生活中持续展现自身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环境,营造热爱阅读的风气和氛围,树立学生积极进行阅读活动的意识和想法。十分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家长,不仅可以以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书籍开阔学生的眼界,还可以以丰富多样且趣味十足的相关文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学生在一个热爱文化、热爱文学的环境中成长,经常参与各类有趣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还可以促进认知、辨别、批判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还可以向家长询问,在学习和互动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也可以使学生积累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在实践中提高语文学科知识的应用水平。
(二)积极鼓励,建立学生学习自信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打下扎实学科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树立的学习意识、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打造的学习能力,不仅能可以使学生在长久的学习生涯中受益,还可以影响学生长远的学习发展和人格的塑造。在这样为人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和时期,学校、教师以及家长要想让学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对语文学科中的不同知识领域进行尝试和探索,发现语文学科的乐趣,并通过小任务的完成建立学生的自信[2]。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只有关注并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才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建立起自信,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表达沟通,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按学段来看,小学初级阶段的学生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汉字、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符号等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使学生的沟通表达成为可能,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水平和思辨能力。由于初级阶段的学生自律性都比较差,自控能力也比较弱,家长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偏好来开展家庭教育中的拼音教学和复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3]。中级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可以遵守秩序,家长可以结合学生的语文教材来进行家庭语文教育,如中级阶段的学生重点需要发展遣词造句的能力,家长可以通过日常聊天以及讲故事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交流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鼓励学生开口表达自己,进行沟通、协商等,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高级阶段的学生,其语文学科能力的发展重点在于对篇幅较长对话、故事等文本的组织、表达以及复述,家长可以就童话故事或趣味性的短篇小说来引导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并进行复述,结合学生自己的疑惑、问题,或是家长主导的讨论,来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也可以结合趣味小游戏,如运用几个关键词来讲述一个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参与到与家长的互动中来,在表达和沟通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结语
家庭教育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拓展、延伸、实践的空间,有助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文学素养的全面培养。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高其家庭教育能力,使其能够以平等尊重为前提、以激发兴趣为导向、以培养习惯为核心开展高效的家庭语文教育,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武颖霞.让家庭教育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空间[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19):15-16.
[2]高加芬.小学语文教育与家庭教育[J].新课程,2022(05):178-179.
[3]黄秀红.浅谈特教小学语文教学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策略[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