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全人教育理念下进行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既能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情境,又能促进他们的开放性思维和视角的发展,对把他们培育成一个对社会和时代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的人很有帮助。
一、全人教育的内涵及其对园本课程建设的价值
全人教育是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想,旨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它的哲学观包括连接观、整体观和生存观。连接观是指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各个因素间的联系和依赖性,也是指在不同因素作用下,不同因素对不同因素的影响。整体观是一种从整体到整体的整体观,是一种关注各种现象的内部关系和互动机理的整体观。生存是对个人身体和心灵的认可,也是对个人主观表现的认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全人教育突出了为了人的发展,培养个人的人文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个人的主动性,促进个人的发展。所以,全人教育重视对个体智力、情感、社会性、创造力的全面发掘,寻找人与人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和平衡,并重视个体整体思维的发展。具体地说,在生命的个人层面上,全人教育主张培养一个人,让他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的创造性等各个层面上获得发展,让他变成一个完整的、真正的人。全人教育作为一种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拒绝了传统的对智力的过分重视,在发展幼儿智能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直觉、情感和想象等非理性要素。全人教育是以幼儿的主观发展为基础,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为有思想、有素养的人,而在此过程中,也是一个幼儿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在社会层次上,全人教育将人类社会的共同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其价值追求,它注重用一种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思维来对待和对待所有的人类社会问题,因此,学校的教学也应当将具备整体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个人进行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课程作为一种媒介与载体,它的目的与实施状况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方向与层次。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全人教育是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人教育不仅需要个人进行全面发展,并拥有终生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还需要个人拥有国际的视野和民族自信。因此,其教育模式也就需要从单个学科转向多个学科的融合。全人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项目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注重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为儿童营造一个具有全息性的学习与发展情境。由于全人教育理论自身所提倡的融合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其对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次,由于全人教育的整体性思考,幼儿园的教学必须重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园本课程,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很好的文化环境,帮助幼儿在各种文化中,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从而提高幼儿的国际化眼光和国家自信心,给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更深层次的文化基础,从而将幼儿的个性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融合。一个完整的教育,应当包括了整个人类的文化,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人,他应当拥有整个人类的文明。也就是,要培养出一个可以同时拥有真、善、美、圣、健、富等全方位发展的人。网络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依据构建的幼儿园园本课程,正是以多元文化为依据,将幼儿的主体发展作为起点,对幼儿的体验、生活和游戏进行了充分的重视,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创新,努力将幼儿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全人教育思想指导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二、全人教育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
在全人教育的视野中,幼儿园园园本课程的建设,包括对其内容的组织、实施与评价,其中包括对活动的设计、材料的构造与情境的创造。在进行活动的设计时,要以全人教育的思想为指导,发掘各类活动资源,根据幼儿的整体发展和多元的文化特征,选取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根据全人教育的目的,结合幼儿的生长和学习特征,来进行幼儿园教育与教学活动体系的设计。教材是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精炼和保存的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是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是园本课程的载体。
幼儿园应将教材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重视提炼、处理已进行的教育活动,将那些永恒的、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整合,构成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体系。此外,在幼儿园课程中,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设计园本课程的时候,要本着全人教育的理念,为幼儿们营造良好的课程学习氛围,要从课程理念、方案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规划,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幼儿们的学习与发展。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有:教师自评、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反思、他人评价、成果考核等,以此来评价教师的课程理念、课程实施水平、研究能力等。综上所述,在全人视野中,幼儿园园本课程评价应该将儿童的发展状况和儿童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将儿童的发展状况与儿童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以提高儿童的教育质量为目的,以提高儿童的教育质量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军功.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学前教育研究,2004(9):17-22.
[2]皮司仪.幼儿生活教学论[J].比较教育研究,2011:55-64.
[3]张宝存.NAEYC幼教机构质量认证体系的评价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界,2013(9):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