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快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优化,将合作学习法引入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实际学习中做好交流与沟通,由此达到优势互补的目标.
一、合理分组
以小组为单位的各种学习活动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合作小组的组建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而组建合作小组的第一步便是确定小组的规模。究竟多少人为一组最合适?以一个班48名学生为例,如果2-3人一组,会导致一个班有20多个小组,这样不利于小组展示,耗时长且难管理;如果8个人一组,虽然组数少了,但是组内人数太多,围在一起讨论不方便,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是每组4-6人。确定小组规模后,要考虑的是小组的构成。小组长是合作学习的中坚力量,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所以组长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学习成绩,还要考虑组织能力、责任心、亲和力等。组长选定后,还要考量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因素,将学生编排到各个小组,再根据每组成员的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接下来要确定每一位小组成员在组内的角色和职责,如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观察员等。需要注意的是,角色分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定期调整。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教师还要鼓励每个小组确立组名,设计并制作组牌,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超越”“卓越”“清华”等各具特色的组名,激励着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二、设立学习目标
在设计合作学习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而学习目标不仅要包括学科目标,还要包括合作目标,用目标引领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合作策略和合作技能是设定合作学习目标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有很多,有坐庄法、接力法等,要针对具体问题来制定合作策略。合作技能包含听、说、读、写、算,核心技能是倾听,倾听时要注视讲话人,做到边听边记,还要寻求反馈。如针对“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可以设计如下学习目标。(1)能综合运用接力法和坐庄法,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感知它们的实际大小,并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来描述物品的面积大小,培养空间观念和量感意识。(2)能认真倾听他人的介绍,在实践操作、合作学习、自主探宄的过程中,形成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发展量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注重教学过程
(一)自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自学的空间,这是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师可以先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思考自己平时买东西时的付款方式,并记录下来,方便进行下一环节的讨论交流。
(二)小组学
在小组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出示PPT,明确小组学的要求,具体包括学科要求和合作要求。学科要求是要探宄的一个问题,合作要求要具体到用什么策略和技能。明确每个人的合作学习要求,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合作的效率。每位小组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发言时,要控制时间,.做到言简意赅;其他组员要认真倾听,不插嘴,等到他人发言完毕后方可进行补充和评价,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讨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组长要鼓励学困生,让他们积极发言。在小组学环节,教师要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在干什么、掌握了什么,适时点拨,这对后面的教学有很大帮助。
(三)群学
除了自学、小组学,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群学。小组合作结束后,教师往往会设置反馈环节,即安排小组代表汇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在一旁倾听和观察,让学生进行互动。一般的汇报流程如下:(1)大家好,我是XXX组的组长,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现在请D同学进行汇报。(2)D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3)我们组的汇报完毕,请问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或补充吗?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助推学生碰撞出思维火花。如在“长方体的体积”一课,各小组汇报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认为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此时,教师可以提问:“‘长X宽’表示什么意思?除了这个体积公式,还有其他的表示方式吗?”当课堂上学生的讨论质量不高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促使学生碰撞出思维火花。
四、小组学习评价反馈
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一般会设置课堂总结活动,让学生谈一谈收获,开展小组评价。这时,教师需要对照教学目标和合作要求,进一步引导学生互动,提升互动的质量。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课收获时,不能局限于学科知识的层面,还要让学生谈谈在合作学习中掌握了什么技能。
五、结语
综上,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对该方法加以应用,不仅可使学习质量得到提高,还为教学的改革创新注入了活力.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及时反思自身理念,明确合作学习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方面的作用,研究学生存在的不足,采取合理的措施应用合作模式,通过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组建小组、完善评价制度和课后反思,充分发挥其优点,确保学生技能、思维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松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J].亚太教育,2023(15):151-153.
[2]高丽萍.紧密融合合作学习与信息化教学,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新通信,2023,25(13):200-202.
[3]赵亚平.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甘肃教育研究,2023(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