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上,阅读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它既能使同学们掌握新的知识,又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在教学中应注意从阅读中吸取营养,合理开展写作训练,使其在模仿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使其充分发挥读写结合最大价值,从而提高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初中语文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课堂形式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读写结合的模式加以运用,可以对课堂的教学形式加以丰富,使学生可以对不同教学形式所带来的趣味性加以体会。事实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将读写结合模式进行运用,教师就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使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阅读以及思考。而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写作的练习,进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具有意义。
(二)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其进行应用,可以使学生对阅读与写作进行同步的学习以及练习,进而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育目标,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通过运用读写结合的模式,也会使教师更加充分地对课堂时间进行运用,进而使学生在阅读以及写作的过程中深度学习。不仅如此,也可以促使教师精心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而使课堂教学的安排更加科学以及合理,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二、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渗透读写结合理念,提高学生读写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日趋完善,渗透读写结合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兴趣,帮助大家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读写结合理念的渗透过程,也是学生改变自己的过程,要突破固有的局限性,按照多元化的思路进行学习、思考。
在《范进中举》这一课教学时,当讲到范进高中回到家时,左领右舍还有家人都来道喜的场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中,找几个学生扮演范进、范进老丈人和邻居,引导学生分别表现出自己的行为特征和语言特点。学生们进入情境表演得有模有样,教师就可以顺势让同学们自由分析讨论,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的理念,让同学们在语文读写的兴趣上不断增加,长期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多的感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持续提高。
(二)通过阅读学会仿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仿写主要就是对一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方法等进行模仿,依据自己的经验重新构建文章。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进行模仿来将其中的写作手法等运用到写作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仿写,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这一课文中蕴涵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技巧,模仿写出一篇抒情的文章。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体裁进行模仿,将自己日常的所想以及所见写成抒情式的散文。在语言的表达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文章现有的词语来重新构建语言,对课文中比较优秀的词语以及句子进行模仿,指导学生对抒情的写作手法加以运用。学生经过对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进行模仿,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写作练习,促使学生基本掌握写作方法,并不需要依靠文章就可以写作,并且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三)落实拓展实践,开阔学生视野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读写结合的应用要从实践的角度思考,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同学们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不要被现有的情况所束缚。《孙权劝学》的教学,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精髓进行掌握。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懒惰、厌学的情况,不仅导致先前获得的学习成果白白流失,还在未来的学习中遇到了更多的阻碍。拓展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去了解《孙权劝学》的背景和意义,观察劝“劝学”以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与自己的学习状态开展系统化的对比,明确自己以后学习的道路,既要明确短期学习目标,又要树立长期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更好完成,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拓展实践的时候应尽量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
(四)传授语文教学方法,养成良好读写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在语文实践教学活动中科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语文读写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牢固掌握有效的读写方法,提高读写结合技能,从而提高课程的实践学习水平。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增强学生读写结合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思考、多交流,及时分享阅读心得体会,为开展系统性写作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培养情感,增强小学生读写结合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扎实掌握阅读方式方法,增强读写结合技巧应用能力,教师要借助丰富多样的小组合作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自主学习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读写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课文主旨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时,首先,帮助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学习,要借助标注法加强对阅读文本的批注力度,使学生在读写结合训练的过程中强化以读促写技能。其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分工,增强小组成员对《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语句的品位、主题的理解、情感的把握,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过程增强读写能力。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育系统日益健全,但采用“灌输”的观念,不仅没有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而导致了课堂教学的速度相对较慢,对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读写结合使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发展趋势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两个层面上得到了良好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红玉.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2(16):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