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策略
罗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玲,.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策略[J]. 中国教育探索,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46.
摘要: 大学英语属于十分重要的外语课程,学习期间应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才可以具备更好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应在授课期间加入中国文化知识,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导入
DOI:10.12721/ccn.2023.157046
基金资助:

前言

英语属于重要的基础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且大学英语具备一定的综合性与针对性,学生学习期间不但应掌握语法知识与表达方式,还应明确中英文化差异,确保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应在课上导入文化知识,通过文化的碰撞加深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1.大学英语教学引入中国文化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实现预期的英语教学目标,符合当前国家人才的培养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社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加,与之对应的也应提升文化实力。若在大学英语教学期间引入中国文化,将会扩大文化传播面积,更好的实现预期的英语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当前大学仅依靠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承担爱国责任,大学英语学科也应导入中国文化,使学生可以利用英语更好的介绍中国文化,使国际社会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1]

2.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取舍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思想观念,促使学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英语表达能力,保证整体的英语教学质量。但当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是教师缺乏文化素养,英语表达能力有待提升,并未完全认识到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关注中国文化的意义,以致授课期间并未主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影响了学生的文化输出能力,无法高效理解英语知识。其次是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本土化表达方式,当前大学英语教材普遍选自英美国家的报刊杂志,体现西方文化,并未融入中国文化的内容,达不到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随着教育部门的关注,针对此种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强调应使用本土化的中国文化表达方式,在为诶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如此才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最后是过于重视语言技巧,以往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喜欢采用测试方法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文化交流作用,考试内容针对听说读写等方面,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学习观念,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仅注重学习英语技巧,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甚至部分学生更认可西方文化,降低了英语输出能力,文化素养下降[2]

3.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实施策略

3.1提升教师文化修养,引导学生正确思想观念

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教学的互动性,结合教材课程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引入中国文化的思想与内容,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形成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文化素养,为学生营造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英语课程期间,教师还应融合前人优势,比如民国时期的蔡元培等国学研究大师,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及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授课时便可以讲解蔡元培学者的人物事迹,引导学生兼顾学习中西方文化知识,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文学观念,树立良好的思维表达方式。另外,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已经开始使用现代语言表达,全球开始使用“Belt and Road”、“one country two systems”等英语词汇,真正实现了跨文化交流。对此,教师应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内涵,保证教学质量[3]

2.2创新英语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认知

为了使学生更快的适应英语语言的学习规律,教师应明确大学英语的互动性学习原则,创新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教师应在教材知识讲解过程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与写教程》“Text B The great journey of learning”时,教师将“伟大学习之旅”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背景与知识,使学生理解课文核心思想,通过传统文化的导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二部分,英语教师应以英语教材知识为基础,深入剖析文章内容,通过文化迁移的方式比对中西方文化不同,使学生直观了解中西方文化。比如在学习《大学英语听说教程》“Unit 1 Parents:Dating with My Mother”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阅读范文,引导学生说出父爱母爱的表现形式。第三部分,教师应以传统文化为实践基础,引导学生感受动态的传统文化,发挥想象,通过英语对话感受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利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BBC的专题节目“Tuhao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tiling”,并利用多媒体平台为学生布置课外任务,使学生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把握文章核心内容,积累更多利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的技巧[4]

2.3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增强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感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至,教师还应适当延伸教材内容,增添更多的中国文化素材。比如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时,教师应结合文章内容补充电信行业的发展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国移动的技术的发展现状,丰富知识储备,具备全球化的发展视野。期间还应介绍其他国家电信行业的发展情况,使学生在对比中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课下阅读传统文化的书籍,了解民族文化的传统习俗,强化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感悟,使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素养。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文章为主题,组织学生交流中国文化,比如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演讲比赛、读书汇报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中国文化,在交流中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可以正确思辨英语知识。比如在讲解“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中国“一带一路”的背景知识,倡导互利互赢、和平合作的基本理念。当翻译“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更多了解国家发展情况[5]

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调动英语学习积极性,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应充分重视此问题,将中国文化导入至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燃起爱国主义之情。

参考文献

[1]曹浏.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分析[J].现代英语,2021(12):109-111.

[2]孙建华.大学英语课程中提升文化自信的教学设计[J].英语广场,2021(10):71-73.

[3]魏金玲,田野.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9):144-146.

[4]蔡玛莉.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1(09):19-20.

[5]郭坤,牟霏.大学英语水平测试体系中的中国文化安全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1(08):24-2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