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作为培养军事人才战斗力的核心要素,对军事人才的体能、耐力和适应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这不仅影响训练计划的顺利执行,还可能降低训练效果影响官兵体能素质。因此需要了解在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肌肉拉伤的原因,合理采取预防策略,以便为体能训练过程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指导,从而确保军事人才在训练中取得最佳的体能效果。
一、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常见的肌肉拉伤原因
(一)过度训练与疲劳
过度训练与疲劳在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是导致肌肉拉伤的常见原因之一,追求卓越的体能水平往往使学员在训练过程中不自觉地加大了训练强度和频率,导致身体无法充分恢复。过度训练和疲劳可能引发身体各系统的紊乱,如肌肉组织的疲惫、神经系统的不稳定和免疫系统的下降。这种情况使得肌肉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在运动中受损,从而引发拉伤等损伤。同时,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身体的激素失衡,增加了学员患上肌肉拉伤的风险。因此军队院校在体能训练中必须注重合理的训练计划安排,确保适度的训练强度和充足的休息时间,以防止过度训练和疲劳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不当的热身和拉伸
在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适当的热身和拉伸对于准备身体,增加肌肉弹性,以及预防运动损伤至关重要。如果官兵在训练前没有充分进行热身,身体的血液循环和肌肉温度难以达到适宜的状态,这可能导致肌肉组织在高强度运动中受到更大的冲击。而不正确的拉伸方法,尤其是强制性的过度拉伸,可能导致肌肉纤维被过度拉伸和损伤,增加了肌肉拉伤的风险。军队院校需要重视热身和拉伸环节,确保官兵在训练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提高肌肉的温度和血液供应,并采用正确的拉伸方法,保护肌肉组织免受损伤[1]。
(三)姿势和技术问题
正确的姿势和技术在各种军队院校体能训练运动项目中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肌肉和关节受力不均的风险。如果官兵在训练中使用错误的姿势或技术,可能导致肌肉受力不均匀,部分肌肉负担过重,会增加了拉伤的风险。此外,错误的动作执行可能导致肌肉过度拉伸、扭曲或不稳定,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损伤的可能性。姿势和技术问题所带来的肌肉拉伤情况会对官兵的机体造成影响,在此情况下需要注重对官兵正确的动作姿势和技术进行指导和培训,确保他们在进行各种运动项目时能够采用正确的技术,从而降低肌肉拉伤的风险。
二、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肌肉拉伤的预防策略
(一)专业指导及合理安排休息
在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专业指导是确保训练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要素,合格的教练员能够提供正确的训练技巧、动作指导和训练计划设计,以帮助学员实现最佳的体能水平。他们了解不同训练目标和个体差异,能够根据官兵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量身定制合适的训练方案。专业指导不仅包括正确的动作技巧,还包括训练的逐步进阶、恢复和休息的合理安排,以及监测官兵的训练进展和身体状况。通过专业指导,学员能够避免错误的训练方法和姿势,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教练员的实时反馈和纠正能帮助学员更快地掌握正确的技巧,提高训练效果。在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适当的休息时间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和神经系统,减少疲劳和过度训练的风险。休息不仅包括每次训练之间的休息,还包括合理的休息日和周期性的恢复阶段,适当的休息有助于肌肉修复和生长,恢复能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适应性。
(二)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逐步增加训练强度是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预防肌肉拉伤的重要策略,以此来平衡训练效果和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逐步增加训练强度的方法意味着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时间和强度,使官兵的身体适应新的挑战,而不会过于突然地超出其生理极限。逐步增加训练强度不仅有助于防止过度训练和疲劳,还可以提高学员的体能水平和耐力。这一策略反映了身体适应的原则,即身体需要逐渐适应新的负荷以避免受伤,通过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学员的肌肉、心血管系统和关节可以逐渐适应更大的挑战,从而提高他们的运动表现和抗压能力[2]。逐步增加训练强度还可以在官兵的心理层面上建立信心,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激发积极性和动力。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在合理的计划和适应性调整的条件下,可以确保训练的渐进性和安全性,使官兵能够更好地应对训练挑战,提高体能水平,并在未来的军事任务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三)恰当的热身与动态拉伸
在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热身是预防运动损伤、提高体能表现的关键一步,热身活动包括逐渐增加身体活动的强度,以提高肌肉温度、心率和血流量,这有助于改善肌肉的弹性、关节的灵活性,以及神经系统的准备状态,使学员在进入高强度训练前处于最佳状态。恰当的热身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因为热身可以促进血液流动,使肌肉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减少肌肉拉伤和扭伤的可能性。热身还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使身体处于更高的活跃状态,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更加协调,心血管系统的激活也能预备身体更好地应对后续的高强度活动。而动态拉伸是一种在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广泛采用的灵活性训练方法,其与静态拉伸有所不同,动态拉伸涉及通过一系列控制的、活跃的动作来准备肌肉和关节,以提高运动范围和灵活性。与静态拉伸相比,动态拉伸更能激活身体的神经系统,增加肌肉的弹性和准备性,使肌肉更容易适应高强度的活动。动态拉伸不仅有助于减少肌肉和关节的损伤风险,还能提高身体的运动表现,通过模仿即将进行的运动动作,动态拉伸可以预备身体的特定部位,使之更加适应后续的运动需求,这种方法还可以激活心血管系统,为身体进入高强度训练做好准备,从而提高体能训练效果。
(四)加强技术指导
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正确的动作技巧和姿势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肌肉负荷,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官兵需要集中精力注意动作的细节,包括身体的姿势、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呼吸的控制等,通过注意技术细节,官兵可以更好地保持动作的正确性,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从而提高训练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且在技术指导下还能有效降低肌肉拉伤的风险,官兵可以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执行方式,从而减少肌肉受力不均、扭伤或错误拉伸等问题的发生[3]。技术指导还有助于改善学员的运动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提高动作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在运动中保持稳定和平衡。在技术指导中,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的考虑也至关重要,因为不同官兵可能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和限制,适时的、专业的技术指导可以为学员提供正确、安全的运动指导,有效预防肌肉拉伤,提高训练质量。
总结:
由于军队院校体能训练往往涵盖高强度、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官兵在追求突破自身极限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在此情况下,对于军队院校体能训练中肌肉拉伤的预防,可以通过适当的热身和拉伸、技术指导、合理的训练计划等综合性策略的使用来进行风险预防,提升训练效果。在实际中还应持续深化对于肌肉拉伤问题的研究,探索更加创新的预防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军队院校体能训练的质量,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霆.军校学员战斗体能训练现状及对策探究[J].体育风尚,2019,(09):53.
[2]姜尚武,杨玉忠,杨雷.提高军校学员体能训练方法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4):112+115.
[3]崔西平.新时期军校学员的体能训练探究[J].中国市场,2016,(47):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