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探究
刘莉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莉莉,. 小学教学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探究[J]. 教学管理研究,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7039.
摘要: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这一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也在深入发展。班主任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到班主任的直接影响。班主任要在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教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39
基金资助: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应将学生看作是班级的主体,并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学生构建和谐、友爱的关系,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一、形成系统的班级管理体制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班级管理体制。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与教学中,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学生就会产生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如果班主任运用强硬的管理制度也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可以将柔性管理模式运用到班级管理过程中,让学生提出一些管理的建议,充分考量学生的想法,从而让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班主任在制订管理制度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主题班会。在开展主题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一些自己的需求。当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后,班主任就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公平性原则。在执行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的,要一起遵守班级中的管理制度,让学生信服班级管理制度和班主任,从而严格按照班级管理制度的要求去学习与生活。

二、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基础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这种关爱不仅限于对学生学习上的关心,还包括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班主任是值得信赖的,愿意将自己的疑问或困惑倾诉给班主任。爱护之情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学生都是能够直观感觉到的,学生在感受到班主任释放的善意信号后,才会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展现出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班主任应构建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畅所欲言,发散自己的思维、开拓想象力。班主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意和想法,让双方在平等的地位下进行交流。面对具有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班主任应保持理性和客观,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应对不同的学生。在交流中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表示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升沟通效率。

三、通过语文教材内容加强德育教学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课本的基本内容,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结合德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如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近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还有很多经久不衰的诗词歌赋,这些作品里蕴含着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情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不但学到了语文基础知识,还从教材中汲取出了额外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提高了自身的认知水平与道德素养。

四、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班级管理可以大大增强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通过组建班委会,形成班级管理的基础。选拔班干部时要避免“省心省事”,选拔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同时要关注在某些方面能力不足的学生,让需要锻炼的学生获得机会。班委会确定后,要加强对班干部的管理,根据年级和学生情况的变化,不断优化班委会,让班干部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形成班级凝聚力,以对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助力。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班级管理工作。通过设置诸如值日班长的形式,形成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良性循环,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集体主义观念和服务班级的意识,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有效地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

五、加强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互动

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其中,家访就是科学、有效的途径之一。借助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家长支持班主任自己的工作,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应该从全方面进行记录,记录下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家庭表现,加强对学生性格特点的了解,从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六、通过构建趣味课堂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据调查,部分学生比较反感家长和教师告诉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很有必要。教师应当构建趣味课堂,这不仅能建立起更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能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以及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听完后要给予肯定的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避免学生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因为在生活中能学到更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七、构建宽松、自由的班级文化环境

良好的班集体环境可以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班主任成为学生的朋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创设宽松、自由的班级文化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柔性管理,创设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首先,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可以发挥晨会和主题班会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构建优秀的班级干部团队。班级干部团队会影响班级的班风,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该深入学生的内部,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技能、口语表达能力等,从班级中选择出优秀的班干部,并发挥出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班级氛围。最后,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时,可以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在这个环节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有关传统节日的主题板报,让学生参与到板报的制作中,在宣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

总结:综上所述,班主任的责任不仅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以及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班主任应全面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沟通技巧、尊重学生的个性,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稳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孟丽萍.试论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143-144.

[2]曲春英.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157-158.

[3]孙芳莉.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1(02):27-2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