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就是以教师教授的课程为根本,将德育教育元素融入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中,实现专业课程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到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一定的专业知识之上,把思政元素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等环节,将育人方式从由外入内的说教式渗透变为让学生从学科专业知识中去领悟,从而内化于心、融化于魂的感悟式教育。本文针对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实践途径。
一、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中职教学既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更是为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中职学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应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在未来工作的岗位上更好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人民,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一般都将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思想教育课属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一向是分离的。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更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往往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教育。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酒店业发展惨淡,使酒店服务业面临着低就业率和高失业率的境地。有关酒店专业学生情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酒店对招聘的毕业生的基本业务能力普遍感到满意,但不约而同地指出,其在服务意识、吃苦耐劳、责任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与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恰恰反映出中职教学过于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和缺失。因此,构建中职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教育”格局,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就显得更加必要。
(三)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紧迫性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这三句话的总要求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各方面。这既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一种综合教育的理念。当今社会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中职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差,往往存在自信心不足,不求上进,纪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加之,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极易导致思政教育流于形式从根本上看,立德树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因此“三全教育”必须从各学科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职学校在“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确定“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
“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现代管理学原理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旅游酒店客房管理作全面系统的阐述,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的现状,系统掌握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方法,为从事酒店客房的业务管理以及从事与旅游酒店业相关工作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按照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明确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确定思政教育的目标。“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为: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良好的人格,结合职业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要求,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热情,倡导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创新和创造精神等。
(二)结合教学内容,找准思政教育融入点
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育,肩负着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人才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与今后就业岗位需求的对接。当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对工作岗位和薪资的要求较高,对工作时间要求自由,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就想当经理,不想从底层做起,服务意识淡薄,遇到困难就后退,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因此,结合“客房服务与管理”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思政教育的融入。
如在教学“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第一章“概述(饭店的起源)”、第二章“客房产品的设计”、第三章“客房服务管理”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点即可确定为酒店管理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这三章的教学中融入这方面的思政元素,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三)注意影响“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关键要素
课程思政是新兴的教育模式,在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至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使两门不同风格、不同性质的课程互相渗透,充分发挥学科育德、学科育人的功能,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在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要改变从由外入内的说教式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中领悟,在专业技能的练习中实践,从而达到内化于心、融化于魂的感悟式教育效果。
(3)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支撑个人安身立命,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对自己负责,是独善其身;对家庭负责,是相亲相爱;对社会负责,是胸怀天下.
(4)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把某一门课程和思政“硬拼接”,而是思政融入课程,思政寓于课程,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和无缝对接。课程思政不能只是为了融入而融入,更不能为单纯地迎合上级的要求,完成学科的任务而融入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既要挖掘思政艺术,又要课程安排妥当,但又不能采取每节课都必须融入思政教育的形式主义做法。
三、结论
中职学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影响下,立德树人的思想正贯穿中职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职酒店管理的专业课程教学,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不断探索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培育爱党、爱国、有理想的四有新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娟,杨婷,冯超.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践实习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福建建材,2021,(5):116-118.
[2]吴奇佳,梁秋萍.中职“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6):132-133.
[3]张鹏.以增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探析—以“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为例[J].营销界,2019,(34):260-261.
[4]翟玉英.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的探索研究—以《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