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关于幼儿园里幼儿阅读绘本的情况,为了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需要采取一定的综合性措施,为发展幼儿全面的文化素质打下坚固的基础,也为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正确的知识引导。
一、科学选择优秀的绘本
第一,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时,需要考虑幼儿对于绘本的实际需求,了解幼儿感兴趣的绘本内容,而且也要综合考虑幼儿的理解能力和绘本内容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挑选出这一类的绘本才会吸引幼儿来阅读,达到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幼儿教师选择阅读绘本《小蝌蚪找妈妈》,不仅这个绘本大众熟知,幼儿自身也抱有高度兴趣。幼儿在引导幼儿阅读时通过绘本故事线来适当的提问,让幼儿更加提高阅读注意力,让幼儿思考小蝌蚪如何找到的妈妈,并且联系自身的妈妈,这样不仅有了阅读的代入感,也让幼儿阅读有了具体的理解效果,提升幼儿的想象力。
第二,幼儿教师选择阅读绘本,秉承着符合实际和科学为主,让绘本内容牢牢地锁住幼儿的心理。并且幼儿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的阅读特点来选择适合的阅读绘本,让绘本内容符合该年龄段幼儿学习的内容。例如,幼儿阅读《小老鼠和大老虎》,幼儿根据里面老鼠和老虎之间的相处,即使存在种族差异和不平等的待遇,但依旧是好朋友的关系,幼儿根据这样的故事情节思考朋友关系的内涵,需要朋友之间的平等对待和学会分享。这类故事阅读绘本让幼儿有了很多社会能力的认知,包括交友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塑造幼儿完整的人格做出贡献,而且这类阅读绘本与实际生活紧密连接,满足幼儿的日常生活的需求。
二、利用聆听引导幼儿阅读
第一,聆听在阅读中尤为重要。幼儿的阅读教育中,幼儿教师采取聆听的教学手段,来避免之前死板的说教式和放养式绘本阅读方式。幼儿教师借用多媒体设备,将视听方式结合,利用课件里视频和音乐展示,让幼儿主动去倾听,去听故事里的内涵,让绘本故事活起来,故事里人物都呈现出动画模式,人物都有了自己的声音,幼儿理解起来更加轻松。比如,在阅读绘本《我爱幼儿园》,幼儿教师利用视听结合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幼儿语气来讲述这个故事,让故事里小孩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和行为讲述出来,幼儿实时的倾听做到感同身受,并且随着主人公一开始不适应幼儿园到与幼儿园的事物和谐共处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有效地教育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虚拟的教学方式和实际的绘本故事结合,让幼儿深入绘本故事中,起到全身心学习的效果。
三、翻阅绘本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第一,为了提高幼儿的绘本阅读能力,幼儿教师需要教导幼儿翻阅绘本来阅读。可以通过绘本本身带有五颜六色的图案来吸引幼儿去翻阅,进而利用内容里简单幽默的文字来让幼儿深入阅读。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经典的故事《雪孩子》时,通过绘本上雪孩子的绘画和小兔子的绘画,来让幼儿清楚了解绘本故事里主人公,并且也借助雪地里色调来让幼儿理解冬天的雪天带来的寒冷,更好去理解故事里人物取暖后融化的原因。让绘本故事结合生活实际,调动幼儿思考能力。而且绘本本身就是绘画的读物,所以里面的色彩和画画都是为故事服务的,适当且吸引人的绘画,让幼儿有了选择绘本的可能。第二,幼儿让幼儿翻阅绘本读物后,主动提出问题和分享故事,让绘本阅读的教育意义更加深刻。而且让幼儿表达故事的内容来交流,也是让幼儿间故事分享,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例如,在阅读绘本《乌鸦喝水》,幼儿翻阅绘本后可以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的内容和含义,让不同的幼儿表达不同的思想,促进幼儿思想的多元化。
四、创新绘本阅读活动
幼儿教师在锻炼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时,需要创新一些绘本阅读活动,通过绘本阅读活动来丰富阅读的方式和内容,促进绘本故事的互动与延伸。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帮助幼儿建立绘本故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1],例如,创新幼儿纸质绘本阅读方式,举办互联网平台阅读动画绘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绘本故事动画来深刻理解故事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还有根据幼儿生活实际展开绘本阅读活动,让幼儿自己涂鸦绘本故事,将幼儿眼中的世界绘画出来,其他幼儿欣赏和阅读,增加幼儿之间的情谊,有利于幼儿阅读能力的进步。
五、绘本表演锻炼幼儿阅读能力
幼儿教师可以开展绘本表演活动。幼儿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绘本,然后自主表演绘本中的故事。这样不仅加深幼儿对于这个故事的印象,也有利于快速理解绘本故事的内涵。而且表演过程中也提高幼儿四肢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幼儿在阅读《小马过河》的故事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挑选角色,因为绘本故事里角色不多,大致分为三人一组开始表演,选择最优秀小组赠与小红花奖励。然后幼儿在拿到角色后开始仔细阅读角色的台词和描写,感受角色的性格、行为和语气语言。并且幼儿教师也要协助幼儿组织表演的流程和服装道具。等待表演结束后,幼儿教师选择出最优秀一组的表演,幼儿教师需要给予每一组幼儿表演的鼓励,让幼儿觉得阅读绘本是被重视的,这样就会让幼儿拥有自信心。或者让幼儿表演绘本故事里的儿歌,让幼儿选择合唱的模式来展示,不仅让幼儿记住儿歌的内容,也让幼儿学习儿歌里文字的含义。例如,绘本儿歌《小小手》,简单的文字组织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方便幼儿合唱,也可以通过儿歌的内容,初级了解了自己手部的十根手指头,成为数学的基础启蒙,让儿歌绘本的应用打开其他知识学科的大门。
六、亲子互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
第一,采用亲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因为家长的陪伴可以更好地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也增加亲子之间的亲密程度。所以,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做到专心投入、专注倾听、以身作则,能有效提升亲子共读质量,促进幼儿表达交流能力的锻炼、专注的学习品质的养成[2]。例如,亲子共读的绘本《小白兔乖乖》,家长阅读时需要大声朗读,还要有一定的语气表达,把小白兔的心理读出来,让幼儿感觉到小白兔遇见大灰狼的恐惧心理,幼儿也要模仿家长的阅读方式,来深刻体会绘本里故事的含义。然后家长适当地进行提问,询问幼儿关于故事中小白兔对待大灰狼的态度。让幼儿有一定思考空间,这样有助于理解绘本故事。并且这样的共同阅读,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发育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根据具体的能力来培养幼儿,而且家长的陪伴也让幼儿阅读有了安全感,不会出现阅读时走神的情况。第二,亲子活动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也培养阅读习惯。因为家长绘本阅读的方式会引导幼儿正确的阅读方式,让幼儿模仿家长阅读的技巧来丰富自己阅读经验,这样对于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结论:总的来说,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里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需要先挑选优秀且合适的绘本,进而利用聆听和翻阅的方式,结合阅读活动锻炼阅读能力,最后亲子活动塑造正确阅读习惯,为幼儿自身的未来阅读能力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参考文献:
[1]董静.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1(6):80-83.
[2]莫洁华.亲子共读培养幼儿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研究——以亲子看图读报活动为例[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0(1):26-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