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行的时代环境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乘着时代的浪潮,更新教育思想,而德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一项重要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发历久弥新,甚至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席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领域,则是德为先,教育领域一直以来提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注重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还需加强思想道德的建设。而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其在学校的地位等同于父母,其在德育教育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席位。
1.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与科任教师不同,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熟悉每个学生。如果将班级比喻成一个家庭,那么班主任无疑是这个家庭中的灵魂人物。班主任虽然教授学生学科知识,但其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仅知识对于学科的学习那么简单,同时也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人处世[1]。尤其是初高中学生,无论是早自习、晚自习,都有班主任的陪伴,而其在德育教育的地位不言而喻。自班主任迈进教室,班级的每个学生成为在校时间的心灵寄托,久而久之,学生便成了班主任的“心头肉”,通过点点滴滴的相处,已经深入了解了每个学生。而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无疑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最佳人选,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熏陶着学生,让学生成长各行业的人才,为建设祖国、建设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2. 当下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下,大多数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依然局限于传统的说教,反复说辞,父母将你们含辛茹苦地养大,你们要以勤劳的学习、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成长为对社会建设有用的顶梁柱,而不是社会的蛀虫。这种反复的说教对于初中生收获的效果则不佳,一些学优生会将教师的言语视为鞭策,并以此为戒,发奋学习,刻苦读书,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同样也会引发学困生的反感,认为这些话都是在做“无用功”,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传统的说教不仅不会引发这些学生的反思,甚至会引发其反感。
3. 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路径
3.1 家校共育开辟崭新的德育之路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始终陪伴着孩子的成长,其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而学生一旦步入小学、初中后,便大大减少了与父母的相处时间,而班主任作为孩子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其地位等同于父母[2]。但学生在校的时间毕竟有限,在结束了一日的学习,便回到家中,与父母在一起,此时父母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中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日的时间几乎被学校、家庭占据,所以教师、家长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中均占据了重要的席位。
为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需加强家校联合,与家长及时沟通孩子在校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商讨解决措施,对孩子的在校表现进行及时地反馈、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并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比如借助定期家访的形式,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并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让家长深刻意识到孩子青春期的表现及叛逆期的特点。班主任也可借助家长微信群,组织大家针对德育教育畅所欲言,营造和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而学生在回到家后,面对的不再是家长的训斥与对成绩的关心,而是父母的嘘寒问暖,对自己成长的爱意。
3.2 依托教材开展德育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各科教材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度不断增加。作为一名承担英语教育工作的班主任,可以借助教材开展德育教育,发挥课堂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使其在德育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3]。
比如在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的《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一课中,本章通过对学生对于自身暑假的规划,并指导学生充分掌握“where are you going on summer holiday?”“iwill go....”的句型,而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我国历史悠久的景区、城市的视频,并为其介绍这些城市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利用充足的假期时间,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国之美,尤其是孔子之乡山东曲阜、老子故里涡阳等文明城市,深切感受华夏文明,这也在无形之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真切感受中华文明之美,争做文明的新一代。
3.3 构建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相较于科任教师,更加了解班级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特长、爱好、学习的长处与短板。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细化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对于一些家庭突发意外状况、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关心,确保每个学生在遇到任何问题后,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开展面对面交流,针对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弱点进行巩固,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呵护、关爱,在遇到困难后,由班主任团结班级同学,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与此同时,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其在班级管理、班级团结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对班级的所有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为此,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良性的影响,在自己的精心指导下,班级所有学生劲儿往一处使,构建和谐、友爱、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班级氛围。
结论:综上所述,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实施者、组织者,其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无须质疑。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其言谈举止,无一不影响学生。文章首先畅谈了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明确了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发挥的重要价值,之后分析了当下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路径,并从家校共育开辟崭新的德育之路、依托教材开展德育教育与构建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为我国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之路提供内在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杜金学.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读写算,2022(18):37-39.
[2]乔海龙.润物无声 用爱心播种希望——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知识文库,2021(24):170-172.
[3]庞树强.乡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与探索[J].考试周刊,2021(4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