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游戏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较强的趣味性
客观而言,体育游戏教学法在应用与推广实践过程中颇受师生一致好评,体育游戏教学法自身具备着三大明显特点与优势。首先,体育游戏教学法具有趣味性这一鲜明特点。趣味性通常展现在以下两大主题内容:首先,游戏教学法主要是依据新时期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心理特点而巧妙设计以及形成,自身具有一定对抗性、竞争性,高中生在体育课堂中通过游戏活动的参与能够充分感受和体会到体育教学的无穷乐趣。其次,游戏教学法与高中体育教材方向与内容较为契合,能够有效改变高中体育课堂乏味且枯燥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氛围,让体育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与无穷活力。
(二)隐性的实效性
实效性堪称体育游戏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的一大本质特点。当前阶段,高中体育教师在游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实践过程中都会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自身不同的差异性,确保游戏教学法视域下的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展现灵活性、趣味性等优势,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与掌握各种体育技术与运动技巧,提升自身体育综合素养与课堂教学质量。
二、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应用要点分析
(一)凸显学生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要实现应有的效果必须秉承锻炼性、教育性、趣味性、安全性、针对性的教学原则,通过采用科学的课堂游戏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确保教学目标能够完成。而要满足这一效果,学生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确立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开展各项游戏活动。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各项游戏活动中的体育动作。而教师只能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游戏过程中秩序的维护者和游戏环节的引导者。如果所有的环节都依赖教师来完成,那么就失去了体育游戏应有的意义。此外,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锻炼需求,对运动量和游戏技巧教学进行规划,从而确保教学质量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
(二)依据教学内容开展游戏设计工作
正如上文所述,重复性的游戏种类往往会让学生厌倦,吸引力下降的后果就是造成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下降。因此,开展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不断提高游戏种类的丰富程度,不断变换花样,从而让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从两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依据教学内容对游戏进行设计,使得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提升,心理素质得到锻炼,进取精神得到培养,从而满足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下的各项要求。其次,要增强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能够迎合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例如,在一些田径类的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转变以往单纯的竞技类体育的教学方法,增加一些趣味性,从而实现学生锻炼兴趣的提升。
(三)强化游戏环节的科学秩序管理
现阶段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大多数需要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的种类一般也具有一定的对抗性或者竞争性,这就造成学生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各个游戏环节的秩序管理,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游戏进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例如,在进行一些合作类的游戏项目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分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能力等方面差异,尽可能让每组的实力均衡,从而确保体育的公平性。同时,对于游戏活动中一些危险性比较高的环节,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地示范以确保安全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仅要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毅力,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高中体育游戏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开展情景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提升
情景教学是现阶段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尤其是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情景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体验感增强。具体到体育教学而言,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游戏情景可以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快乐的氛围下完成教学工作。
例如,教师在进行跳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兴趣提升,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掌握体育技能,教师可以在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比如可以以接力的方式进行比赛,甚至可以模仿微信小游戏“跳一跳”,布置一些跳台让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模拟出跳远训练,实现趣味性的提升。但是为了确保游戏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有效的设计,在开展活动之前要向学生详细地讲解动作要领,在游戏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强调素质培养,科学进行游戏
与其他课程一样,高中体育在每学期也会进行相应的体育考核,进而全面测评高中生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和效果。鉴于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对体育不感兴趣,导致每逢考核与考试,这些高中生都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就是高中生身体机能在体育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训练与升华。由此可见,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法有效增强和锻炼高中生身体机能,进而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考核与测评过程中信心十足,取得优异的体育成绩。
(三)鼓励自主设计,增强游戏目的性
欲达到体育游戏合理化、创新化,高中体育教师还需要鼓励高中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趣味体育游戏,并且参与到自己设计的游戏活动之中,充分感受到体育游戏的无穷乐趣。在游戏教学法的驱动与影响下,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尊重高中生个人意愿、兴趣、构思与创意,让学生结合所学的体育知识以及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与感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体育小游戏。让学生能够在锻炼身体、放松心态、增强体质的同时,让高中体育课堂能够真正意义上地“活”起来。显而易见,高中生可以结合自己在小学、初中不同时期经历的体育运动以及民间游戏等自行设计趣味体育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化运用实践之路“任重而道远”。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充分掌握新时代高中生兴趣爱好、运动能力与个性化差异,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质的体育游戏教学情境和氛围。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各种创意十足且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活动,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让每一名学生身体机能与综合素质获得全面的提升,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思想。力争让游戏教学法视域下的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石华.体育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2(35):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