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重症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深远影响。在ICU环境中,这些患者往往面临着生命威胁、疼痛、孤独、恐惧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可能影响其康复进程。因此,对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综述心理护理在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ICU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能经历多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多与他们的健康状况、治疗环境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有关。焦虑与恐惧是常见的反应。患者可能对自己的病情感到害怕,尤其是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此外,由于ICU的特殊环境,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安和陌生,这可能加剧他们的焦虑[1]。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如康复过程、治疗结果以及可能的生活质量变化,也会让患者感到担忧。其次,抑郁与绝望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也较为普遍。身体功能的损失可能使患者感到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那些原本健康活跃的个体。长时间的治疗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可能导致患者感到绝望[2]。此外,由于ICU的隔离特性,患者可能无法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正常的社交联系,这种孤立感进一步增加了抑郁的风险。
2.心理护理的理论基础
心理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它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在心理护理中,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的理论基础来指导实践,以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
2.1心理学相关理论
2.1.1应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当患者遇到超出其适应能力的环境刺激时,会产生应激反应。应激理论强调了应激源、个体的应激反应以及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
2.1.2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患者在面对压力或冲突时无意识地采取的心理策略,用以保护自我不受心理伤害。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护理人员认识到患者可能使用的防御方式,并通过支持性沟通和教育来帮助患者建立更健康的应对方式。
2.1.3认知行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受到其认知过程的影响,即人们如何理解和评价周围环境及事件。心理护理中,通过认知行为技术,如认知重构和行为实验,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培养积极的应对行为。
2.2护理学相关理论:
2.2.1整体护理理论:整体护理理论强调照顾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各个方面的需求。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密切相关,护理人员需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心理状态,并提供全面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整体健康。
2.2.2人文关怀理论:人文关怀理论强调尊重患者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和个人经历。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展现同理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并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担忧,从而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3]。
3.心理护理在 ICU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3.1环境优化:创造一个舒适和安静的病房环境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调节灯光和温度来适应患者的需求,同时合理安排医疗设备布局,以减少对患者的干扰和压力。
3.2病情沟通与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应该以患者和家属能够理解的方式,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的预后。此外,提供康复成功的案例能够帮助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希望。
3.3心理支持与情感关怀: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安慰。通过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的应对心态,可以有效地减轻其心理负担。
3.4认知行为干预: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认知模式,应及时识别并进行干预。可以引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同时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
3.5家庭与社会支持:鼓励患者的家人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这样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安全感,也能帮助家属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状况。同时,协调社会资源,如慈善机构或社区服务,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组织病友交流活动也有助于患者之间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康复的挑战。
4.心理护理在 ICU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对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如进行积极的情绪开导、认知行为疗法等,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孙小敏等[4]学者的研究发现,通过为颅脑外伤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心理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另外,相关研究表明,重症颅脑外伤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身心创伤,也给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5]。梁大梅等[6]学者的研究表明,对ICU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不仅能降低家属自身的焦虑抑郁水平,还能提高他们对患者康复的积极性和信心。
5.心理护理应用局限性及展望
颅脑外伤患者可能会因为严重的脑部损伤而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状态,这使得他们无法直接参与到心理护理活动中,也难以评估其心理需求和护理效果。其次,ICU环境本身就非常紧张和压力大,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孤独、恐惧和焦虑,但由于病情的严重性和意识状态的限制,他们可能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7]。另外,心理护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沟通技巧、心理干预技术等,而这些多需要时间去训练和实践。ICU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治疗物理伤害,因此可能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提供深入的心理护理。此外,ICU资源有限,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可能导致对心理护理的忽视。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可采取一些措施。例如,通过家属参与来提供心理支持,家属的陪伴可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使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如手势、表情等与意识模糊的患者交流;培训ICU医护人员提高他们的心理护理能力;利用音乐、艺术疗法等辅助手段来缓解患者的情绪;以及在条件允许时,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6.结论
总之,心理护理在 ICU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还能缓解家属的负性情绪,为患者的全面康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在 ICU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娅.ICU危重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护理效果和质量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6):208,210.
[2]杨瑶.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和心理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22,20(24):126-129.
[3]吴红依.护理关怀理念对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1):800.
[4]孙小敏,张文娇,丁璐璐.心理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 2022(22):168-170.
[5]王磊,蔡碧华,付婷.在ICU昏迷患者治疗时对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心理护理的应用[J].心理月刊, 2021, (14):23-25.
[6]梁大梅,杨耕.新形势下赋能心理护理对ICU住院患者家属心理护理的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8):109-111.
[7]王群,汪仁莉.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期负性心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6(36):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