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A理念构建《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体系的研究
​徐付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付娟,. 基于POA理念构建《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体系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472.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办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以文秋芳“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教学中挖掘、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探讨POA理论在该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路径,反思学生学习效果和课程思政要素的融入方式,尝试构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体系, 助力教学实践, 发挥课程思政内涵价值,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关键词: 课程思政POA教学创新体系
DOI:10.12721/ccn.2024.157472
基金资助:

2020年6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纲要。[1]202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2]

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易受教材内容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之《英语读写教程》于2022年8月出版,同年秋季学期面向全国高校推广,使用时间不长,使用者范围还在扩大。[3]本系列教材课文选篇主要来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的核心内容,并及时吸收《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教学设计上注重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有机转化,致力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为我国高校外语类专业培养能够理解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提供有力支撑。“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开展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工作的重要成果。[4]

以POA理念为指导,以《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教材为依托,以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着手,对该教材第一单元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讨POA理论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有效路径,尝试在POA教育理论下开展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并运用到教学实践。

1 研究背景

1.1 理论依据

POA(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即产出导向法,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提出的教学理论。POA教学法基于“输出驱动假设”,教学流程由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评价(assessing)三部分组成。POA理念认为,“对于中高水平的学习者, 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盲点以激发弥补盲点的欲望。如果我们能从教材教法各个环节着手,营造一种输出氛围,促使学生不断地问自己‘我该怎样用英语表达X’、‘我该怎样用英语表达Y’,且不失时机地‘雪中送炭’,提供相关输入,学习者就会如饥似渴地吸收自己所需的语言形式。”[5]

1.2 学情分析

本研究以广州理工学院 294名大二英语本科专业(1-6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每班学生数量一般在 40-45 之间。学生特点如下:

(1)英语基础:该年级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强,英语阅读基本功扎实,但是语用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关键术语的能力,无法使用丰富有效的句子结构构建连贯的语篇,实践能力相对欠缺。

(2)学习动机:学生自我期望值较高,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同时,广州理工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就具有出国学习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参与国际交流有着实际的需求。学生渴望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找到融合中国与世界的有效途径。他们希望成为中国文化的使者,传播中国文化,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和喜欢中国。

(3)成长环境:作为在新媒体、短视频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学生对数字化学习平台和多媒体辅助学习运用熟练,接受度高。

(4)知识储备:学生的知识储备主要来源于高中,对词汇的掌握不够系统和规律,词汇量储备不足。而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模式仍以高中阶段应试为目的英语学习方法为主。

1.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形式。调查问卷围绕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传统英语教学形式的感受及学生对《理解当代中国》课程的学习方式、学习困难、学习资源等展开调查。同时,收集学生对POA教学理念指导下该课程进行思政教学的效果评价及改进措施。

1.4 存在问题

《理解当代中国》由于是一门新开的学科,课程思政教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因此,本研究尝试将课程思政体系以系统化的形式呈现,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教学中挖掘、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探讨POA理论在该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路径,尝试构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体系。

教学过程中讲练互动:互动练习难度由易到难。首先通过 2道简答题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结合教材(Para.5)习主席讲话中体现的对当代青年的谆谆教诲,设计简答、词汇分析、句子结构、修辞方式、写作技巧、阅读技巧等方式来讲解课文,从语言、内容到结构上全面促成学生对为何树立远大理想和如何(How)树立远大理想的理解。在讲析环节,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生深切体会到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该课程评价方式特点是全方面、多维度、重过程。在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综合了对学生价值塑造等课程思政元素的考核评价。 

3 教学实践反思

结合《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目标,各环节教学紧扣该章教学目标,POA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能够结合新媒体技术用全新的方式将历史事实和中国古代谚语、名人名言凝炼出的文化精华融入道课程思政元素中,引导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融入听说写译基本能力训练,夯实基本功,掌握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高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能力,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贡献者。与此同时,由于该课程课文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知识点密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分析度还需进一步加深,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方式还有待探究。

4 研究意义

本研究基于POA教学理念探究构建《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课程思政体系运用于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为英语专业教学注入新理念。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提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学习效能,厚植家国情怀。

5 结语

在外语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成为了当前外语教育的重要议题。基于POA教学理念,探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路径,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引导学生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中国实践,探究中国理论,助力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_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moe.gov.cn)

[3]李婧.理解当代中国:价值与行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教材分析[J].大学,2023(17):50-53.

[4]孙有中,夏登山,宋云峰,等.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

[5]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02):2-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