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还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还能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宽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然而,现阶段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情景教学法来促进教学。
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但是,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过于重视情境,语言教学就会被忽视。虽然情境教学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单纯通过情境而实现教学目的。此外,课件内容过于详细,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难以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语言加以引导,逐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充分运用情境教学的同时,还应对语言教学予以重视。
(二)不能准确把握教学时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情境教学的有效时机,很多教师为了赶上教学进度,课堂中会缩减学生的阅读时间,通常情况下假设情境,对教学过程加以硬性指导,这样学生不仅无法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其思维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三)过于依赖多媒体
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于多个领域,教育亦是如此。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后,语文课程就变得非常重要,同时教学方法也逐渐多元化,其中情境教学需要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是信息化融入教学的重要体现。但是,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但过度依赖多媒体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效率也会随之降低。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已经了解到的信息设计特定的问题,让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理解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锻炼其应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学习体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司马光》一文时,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情?”“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是怎样做的?”学生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领下进入文本。接下来,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司马光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救小朋友?”“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在交流与探讨中,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有的说司马光急中生智,遇事不慌,沉静思考,所以能够想出这样好的办法;有的说司马光能够认真思考,所以能够想出好的办法,如果只想着求助大人,也许时间就来不及了;有的则说小朋友们在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学生的发言也许不够精确,但也是思考后的成果,教师要对此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引导,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提高语文思维能力。
(二)创设媒体与实物情境,加深学生的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得还不够全面,往往在面对一整篇的文字时,不能有效地理解其中的具体含义,再加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专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并不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所以学生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应发挥媒体与实物直观形象的优势,促使学生深入学习,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西沙群岛不太了解,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西沙群岛在中国版图中的位置,随后将镜头转向展示西沙群岛的大致风貌,包括海水、海底等细节信息。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视频情境辅助下,学生对西沙群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西沙群岛的‘富饶’体现在哪些方面?”“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西沙群岛的‘富饶’?”这样,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对西沙群岛有了形象的感知,在阅读时就能结合情境进行理解,从而提高阅读的动力,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三)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许多语篇的主题及内容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使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有效达成人文教育的目标。
例如,《父爱之舟》一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父亲的挚爱深情,以及“我”对父亲的同情之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对父亲的印象。有的学生谈到自己上学时,父亲送自己到学校,下雨天为自己打伞;有的学生谈到自己生病时,父亲对自己呵护有加;有的谈到节假日父亲带自己去登山锻炼,期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等。接着,教师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让学生谈谈文章中为什么明明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却依旧让人感动。学生将自己的父亲与文章中的父亲进行对比,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对孩子倾尽所有。父爱和母爱是世间最真挚、最深厚的爱,从而深化了对文本的体验,实现了与文本及作者的近距离对话,引发了情感共鸣。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借助情境教学法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利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琪.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 华夏教师, 2022(3):35-37.
[2] 张磊. 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8):3.
[3] 梁雪. 小学语文情境体验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