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陈剑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剑羽,. 浅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28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不断加速,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趋势。在诸多创新式教学方法中,“微课”教学法极具代表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280
基金资助: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工具被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是高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抽象性比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微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工具,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知识。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活动也呈现信息化、现代化的特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活动带来了较大冲击,微课能让教师从过去的黑板、粉笔、黑板擦等教具中解放出来,能使教师有更多精力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微课可以将有趣的视频、音频等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利用这些资料指引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微课教学还可以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简化课堂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探索。微课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观看微课,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浅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一)利用微课指导预习,搭建课堂教学基础

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定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制作一些简短的微课,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课前预习,从而为课上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圆锥曲线方程时,这个章节的内容相对比较重要,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章节主要学习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基本方程。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制作向学生展示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基本定義,在此基础上,采用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动态地展现椭圆图形的基本画法,让学生通过图形动态变化的过程,了解椭圆的形成过程以及机理。这种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椭圆的方程以及定义,从而为课上学习椭圆的实际应用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微课启发思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它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框架也相对复杂,这些都会给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带来较大的困扰,而此时数学教师要及时地、科学地运用微课帮助学生跨越障碍。数学教师还要以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特点等因素着手,仔细地分析微课资源,从而对微课资源进行科学划分,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便利。

比如,在讲解关于二次函数的图像相关的知识以前,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分享相关的微课资源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预习先对即将学习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教师要抛出相关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把握重难点,为新知识的顺利讲解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播放讲解重难点知识的视频,利用微课教学的直观性及形象性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起到较好的避免浪费时间的作用,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利用微课教学,丰富数学课程内容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多、教学节奏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授课方式较为单一,课程内容相对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课时教学计划进行,才能保证教学进度。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通过微课进行课程内容的拓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以“集合的基本运算”为例,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交集和并集符号及二者的关系,会处理集合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符号的学习和例题的讲解,学生通过教材例题的解析和说明,从理论上学习集合的相关知识。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若课程节奏过快,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依托微课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在讲解交集和并集例题的同时将例题所处的情境用具体的图案进行展示。教师通过微课将教材中的例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像,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交集和并集的区别和联系。如在交集和并集的教学中,交集的定义为AnB={X|x∈A,且x∈B};并集的定义为A∪B={x|x∈A,或x∈B}。对于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用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在图片中用不同颜色做标示,使学生加深对交集的理解和认识。

(四)利用微课模式,攻克教学重难点

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和理论性比较强,学习难度比较大,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理解知识。依托微课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教学重难点内容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示,加深学生对内容推导过程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攻坚克难。

以“单调性与最大最小值”为例,函数单调性的变化和最大最小值的求解要考虑区间因素,这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一般以f(x)=x和fx)=x²为例进行讲解,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数形结合。但这里的“形”只是静态的函数图像,函数图像在知识点中的单调性变化是教师口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困难,如f(x)=x²的单调性要一分为二地看,一些学生容易在学习f(x)=x时形成刻板印象,认为函数图像只有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两种情况,没有考虑区间因素,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f(x)=x和f(x)=x²进行动态展示,在函数图像变化过程中进行指导,加深学生对区间的认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忘记考虑区间而出现错误,进而攻克函数单调性和最大最小值的学习难点。

三、结语

总之,高中的学习课程当中,数学的教学一直都是极为关键的学科。在数学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微课,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微课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并从微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数学的学习素养,让学生实现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海东. 运用微课活化课堂——浅谈高中数学微课资源的利用研究[J]. 读与写:中旬, 2022(4):0102-0104.

[2] 李凡亮.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微课辅助教学实践[J]. 数学教学通讯, 2021, 000(033):P.18-20.

[3] 陈姗姗. 试谈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高考, 2021(2):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