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树脂充填与金属预成冠对儿童龋齿修复效果及远期磨损程度效果分析
闫艳芬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闫艳芬,. 根管治疗后树脂充填与金属预成冠对儿童龋齿修复效果及远期磨损程度效果分析[J]. 预防医学杂志,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404.
摘要: 目的:分析乳牙龋齿患儿在根管治疗后采用树脂充填或应用金属预成冠对其修复效果和远期磨损程度的实际影响。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地点为我院,疾病确诊结果均为小儿乳牙龋齿,样本数量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2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传统树脂充填治疗,观察组应用金属预成冠进行治疗,针对2组患儿的修复效果、并发症率、远期磨损程度以及患儿家长的治疗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修复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7%、对照组84.62%,P<0.05;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63%,对照组为20.51%,P<0.05;远期磨损程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的轻度磨损率高于对照组,中度磨损率、重度磨损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修复治疗满意度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于根管治疗后采用金属预成冠更有利于提升患儿的龋齿修复效果,减少远期磨损并降低并发症率。
关键词: 龋齿;儿童;根管治疗;树脂充填;金属预成冠;修复
DOI:10.12721/ccn.2024.157404
基金资助:

乳牙龋齿是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患牙多数为儿童的乳磨牙,临床占比可高达62%以上,患儿发病早期其症状表现十分隐匿,然而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在短时间内容易出现乳牙大面积龋齿,还可能导致患儿的牙体缺失。此疾病对于患儿的进食、牙齿咀嚼功能均构成严重影响,甚至还会对颌骨面型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错颌畸形,影响患儿的颌面美观度,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1],所以对于儿童乳牙龋齿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修复具有重要价值。现阶段对于儿童乳牙龋齿在进行治疗中主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充填龋损部位,临床当中树脂充填应用广泛,然而充填操作过程相对繁琐,患儿的治疗周期长,与此同时后期充填体可能发生脱落影响患儿的整体疗效[2]。金属预成冠属于近年来对儿童乳牙龋齿进行治疗的新型手段,有利于恢复患儿患牙正常的牙体形态以及改善牙齿咀嚼功能等。以下将进一步探究乳牙龋齿患儿在根管治疗后采用树脂充填或采用金属预成冠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地点为我院,疾病确诊结果均为小儿乳牙龋齿,样本数量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25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4例、11例;年龄最低4岁,最高8岁,均值(6.2±0.8)岁;患牙颗数:38颗,其中第一乳磨牙共计21颗,以及第二乳磨牙共计17颗。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3例、12例;年龄最低4岁,最高8岁,均值(6.3±0.7)岁;患牙颗数:39颗,其中第一乳磨牙共计20颗,以及第二乳磨牙共计19颗。2组上述各资料横向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纳入标准:(1)患儿符合乳牙龋齿的疾病诊断标准;(2)患儿家长对研究方案知悉,且取得知情同意;(3)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齐备;(4)患儿治疗期间的配合度好,可配合完成随访调查。排除标准:(1)罹患全身重度病变者;(2)存在恒牙胚硬骨板缺失情况者;(3)对树脂充填材料等存在过敏等反应者;(4)研究中途失访者;(5)无法配合诊疗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传统树脂充填治疗,在进行治疗前可利用润滑剂对患儿口角进行适当润滑,以防止口镜在操作牵拉时加重患儿疼痛感。给予患儿常规局麻,准备吸唾管以及牙科三用枪,确保操作视野清晰。粘接面妥善处理后实施树脂分层填充,结合患儿牙洞大小借助充填器妥善充填,在操作结束后给予光固化照射,时间20秒左右。将隔湿棉卷取出,最后对咬合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抛光充填体。观察组应用金属预成冠进行治疗,常规根充后,实施牙体预备,根据患儿情况恰当选择金属预成冠,对于高度以及颈缘曲线进行适当修剪,通过缩紧钳紧缩患儿牙颈部从而提升固位力,进行调磨以及抛光,患儿试戴后需要对咬合面情况进行检查,避免过高,以及检查边缘密合情况,还需确保与邻牙接触效果紧密,效果满意后进行隔湿、消毒以及干燥,再利用树脂加强型水门汀进行粘固,多余粘接剂将其去除,最后进行适当调牙合。

1.3评价规范

(1)2组患儿均在术后12周时对其随访,并评估其修复效果,显效:患儿充填物未发生脱落、未见继发龋,以及未发生食物嵌赛,患儿的牙龈未出现红肿以及松动情况,经评估咬合功能完全正常;有效:患儿的充填物基本维持良好,未见继发龋,然而邻面牙龈有轻微红肿现象,存在轻度食物嵌塞,患儿的咬合功能大致正常;无效:出现金属冠脱落,亦或患儿牙龈红肿明显,食物嵌塞严重,存在继发龋。修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统计2组患儿随访12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例如继发龋齿、牙髓病变以及修复体断裂等。(3)2组患儿均随访12个月,统计远期磨损程度,分为轻度磨损、中度磨损和重度磨损。(4)对于2组患儿家长的修复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总分为10分,分为非常满意(9~10分),满意(7~8分),不满意(0~6分)。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22.0分析,文中计量资料所涉及的数据标准差其表示方法为:(x̄±s),均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表示为:[n(%)],均施以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修复效果组间横向对比

修复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7%、对照组84.62%,P<0.05。

表1修复效果组间横向对比[n(%)]

微信图片_20250306160100.png2.2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

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63%,对照组为20.51%,P<0.05。

表2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n(%)]

微信图片_20250306160103.png2.3远期磨损程度组间横向对比

远期磨损程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的轻度磨损率高于对照组,中度磨损率、重度磨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远期磨损程度组间横向对比[n(%)]

微信图片_20250306160105.png2.4患儿家长修复治疗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

患儿家长修复治疗满意度观察组为96.00%(24/25),其中非常满意18例,满意6例,以及不满意1例;患儿家长修复治疗满意度对照组为80.00%(20/25),其中非常满意9例,满意11例,以及不满意5例。患儿家长修复治疗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为观察组较高P<0.05。

3讨论

儿童乳牙由于矿化程度相对较低,所以在日常咀嚼食物时,或患儿牙齿遭受外力损伤时比较容易发生缺损情况,再加上多数儿童喜爱甜食,如若日常不注意口腔卫生状况,则更易造成患儿出现乳牙龋齿。近年来有报道显示,五岁以下的儿童群体乳牙龋齿患病率高达70%,该疾病已逐渐成为儿童群体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另有报道指出,儿童乳牙釉质相对较薄,如若日常不对口腔卫生状况进行充分维护,则非常容易出现乳牙龋齿。乳牙龋齿患病早期的症状表现并不显著,随着病情发展容易出现大面积龋齿,使得治疗难度提升,不仅影响患儿的牙齿美观,还将诱发剧烈的疼痛甚至牙体缺失,对于儿童的健康状况构成一定影响。在儿童乳牙龋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所选用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从而减少患儿的复诊次数以及再治疗次数。针对儿童乳牙龋齿患儿做好科学有效充填治疗,尽快恢复患儿的牙齿咀嚼功能以及确保其远期疗效是现阶段对于乳牙龋齿患儿治疗的主要目标。

树脂充填是常用的儿童龋齿治疗手段,在局麻下去除腐质,之后进行牙体预备以及实施充填粘接修复。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3],树脂充填在儿童乳牙龋齿的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大面积龋齿的治疗当中往往疗效较差,继发龋的患病率较高。这主要与儿童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未能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等有关,再加上儿童唾液较多,龈沟液也比较丰富,这使得隔湿难度较高,所以容易出现继发龋。金属预成冠近年来在乳牙大面积龋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该技术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被应用于儿童牙医学领域,利用型号不同的预成冠来包绕患儿治疗后的患牙,能够恢复患儿的牙齿解剖形态。金属预成冠的延展性能良好,并且使用寿命较长,可取得良好的固位效果,在应用期间能够维持患儿邻牙近远中的正常接触,有助于提升患儿的咀嚼效率,对于减少继发龋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因此可更好地确保远期疗效。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金属预成冠进行治疗,研究显示该组的修复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远期磨损程度远远小于对照组。表明与传统的树脂充填相比,采用金属预成冠更有利于提高儿童乳牙龋齿的整体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于根管治疗后采用金属预成冠更有利于提升患儿的龋齿修复效果,可减少远期磨损并降低并发症率。

参考文献

[1] 邱庆发. 对比儿童龋齿充填中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的临床效果[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7):46-47.

[2] 屈怡静,张帅,陈艳青,等. 金属预成冠对乳磨牙大面积龋病儿童活髓保存后的修复效果评价[J]. 中国美容医学,2020,29(7):105-108.

[3] 陈纯. 复合树脂充填与玻璃离子充填在儿童恒牙龋齿的疗效比较[J]. 智慧健康,2022,8(35):113-116,12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