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人生的一个关键阶段,是学生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喜怒哀乐很容易受到家庭、学校、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这个时候的学生很容易放弃学业,出现易怒、骄傲、嫉妒、霸权、恐惧等问题,如果不及时疏导和理解,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的性格变得扭曲,甚至走向犯罪的人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心理教育,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得到启发。《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心理健康教学要与道德与法治相结合。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现在的社会发展尤为重要。道德和法治教育是引导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大量存在,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初中生还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完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通过道德和法治教育,树立学生之间友好交流的榜样,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严重的有害事件的后果。通过以上途径的引导,高尚的品质可以影响和管理学生的行为观念。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会有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材。比如在教材的综合挖掘中,将心理健康内容进行分析整理,然后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初中生是一个敏感的群体,教师需要更多地与学生互动,从学生的话语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教师还可以在实际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体现了心理健康对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价值。
(二)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很多学生自我意识不清晰,这会导致很多学生自卑和孤独,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组织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活动,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让学生有自信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人格。
例如,在“做更好的自己”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开展“别人眼中的自己”活动。学生们被分为四组,在一张纸上写下他们和其他三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然后他们可以互相交流,看看其他学生对他们的看法。很多自卑的学生和超然的学生都会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差,很多优秀的学生也没有那么完美,能让学生反思,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
(三)对课堂环节进行设计,提升心里认知
在初中生群体中,由于部分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容易产生自卑感、自豪感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个人成长。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要继续完善教学设计,组织实践活动,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格。
例如,在《多彩的职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招聘活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要求学生们主动选择职业,分别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兴趣和个性。活动开始后,学生们在具体的实践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不像想象中那样高兴,从而保持了自信。这样学生就从心理暗示的条件发展到自己的“优点”,在自己不了解的时候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心理。
(四)引导学生释放情绪,增强感恩意识
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学生来说,学会如何释放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外活动的开展,将情感教育渗入其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情感认知。
例如,在“让家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以“亲情”为主题的课外活动,要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在家里与家长核对。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生发现他们对父母了解得太少。他们不了解自己的父母,当父母起床睡觉的时候,甚至父母出生的那一刻都在反省自己,这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父母,了解与父母的关系,帮助父母做到他们可以学会感恩。
(五)创新作业,扩大教学效果
在“直面挫折”的教育中,设计了挫折访谈。被调查者是学生的父母、老师或其他长辈。以面谈的形式,要求学生录音录像,进行授课交流。这次教育活动的效果远远超出笔者的预期。面对孩子的采访,很多父母第一次敞开心扉,以平等的视角与孩子交谈,诉说自己的坎坷和人生的感悟。这样的作业将教师和家长的经验和智慧扩展到课程资源上。这样生动的教师的挫折体验和克服挫折的人生体验,丰富了学生对挫折的理解和体验。访谈内容的交流和展示,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使道德和法治教育充满活力,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
结束语:
当前,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道德与法治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对初中生的积极成长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韩胜鹏.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策略分析[J].才智,2020(12):172.
[2] 李冰芳.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2020(08):34-35.
[3] 陈惠如.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74-275.
[4] 许冬敏,孙子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系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9,8(3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