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1.学科视角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小学生在高年级时“写”的技能应达到二级水平,即“能正确的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鲁子问教授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也谈到写的技能培养需从抄写字母、单词等“表层的写作”,转向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认知投入的“有意义的写作活动”,如:单词层面的排序和分类、句子层面的排序。到了高年级段,写的活动可以逐步深入到段落层面,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上更注重写作相关知识(词汇、语法、句法)的讲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进行有意义的书面表达,如何让学生有话想写、有话能写、有话会写,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学生视角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填补课堂教学和创造真实交流环境的教学方式,是将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教育戏剧范式强调学生的全体参与,从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与最真实的感受,从师生、生生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开拓新视野。
二、研究现状
1. “教育戏剧”研究现状
教育戏剧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经过漫长的发展衍变,最终在近半个世纪形成了明确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大约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者们开始了对教育戏剧的系统化、多样化的探究与摸索,至今已发展成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教育手段。就国内的教育戏剧相关研究而言,香港、台湾地区明显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教育戏剧在大陆地区的开展则缓慢了许多。伴随着诸多学者的大力推广与研究,教育戏剧在国内基础教育教学中逐渐崭露头角,直至近些年,慢慢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甚至成为了部分地区中小学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
2. 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就英语母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教学理论、写作教学理念、写作教学形式以及写作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则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法、写作训练策略、写作教学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做了各种有意义的尝试。但是整体研究趋向是对初中、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较多,专门针对小学高段写作教学的研究较少;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法的研究较多,对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对应的解决策略研究较少,且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指导。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 教育戏剧
“教育戏剧” ( Drama in Education ),常被称为DIE,是一种以教育为主要目的、带有戏剧性质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是运用戏剧与剧场的技巧从事学校课程教学的一种方式。
2. 教育戏剧范式
Jonothan Neelands和Tony Goode在《建构戏剧:戏剧教学策略70式》中提出了戏剧范式(Drama Convention)这个名词。他们认为在戏剧教育中所使用的策略与传统剧场中所惯用的手法相似,都是要以“剧场艺术的象征手法”创造戏剧中不同想象的时间、空间和存在特质,来对应人类的基本需要及诠释人类的行为。依据各种戏剧范式不同的特征,经过刻意的组织编排,将戏剧范式分为“建立情境活动”“叙事性活动”“诗化活动”及“反思活动”四大类。
3. 小学英语高段写作教学
本研究所说的小学英语高段写作教学,是指小学五、六年级。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六年级毕业在写作能力上应达到二级目标。本课题研究所说的小学英语高段写作教学是指个性化写作。
四、理论基础
1.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认为每个人都有主要的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教育戏剧能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展示自己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2. 建构主义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其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发展的重要性”。而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高段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正是将建构主义理论中主动学习、知识建构、个体学习经验背景等因素作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探索、自觉实践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过程写作教学法
过程写作教学法(Process Writing Approach)认为写作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过程写作的教学重点由传统的篇章结构、语法、词汇转向了对于写作内容和写作过程的关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能动性,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研究目标
1. 教师成长目标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构建新型高效学习课堂,并籍此提高科研能力。
2. 学生发展目标
改变学生对英文写作的畏难和被动应付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改善学生的写作习惯。
3. 研究成果目标
探索小学英语写作的教学策略,优化写作教学结构,从而建构将教育戏剧范式应用于小学英语高段写作的教学模式。
六、研究内容
1. 研究相关理论。包括教育戏剧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以及运用教育戏剧范式提高小学英语高年级写作能力的理论基础。
2. 剖析小学英语高段写作教学现状,研究高段写作的教学策略,建构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
3. 探索运用教育戏剧范式提高小学英语高段写作能力的教学实施。
七、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本校五六年级18个班共计10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英语课堂为实践研究主阵地,综合运用了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1. 文献检索法
通过文献检索法阅读关于教育戏剧及写作教学以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整理与归纳,最终分析得出了本研究的重点。
2. 问卷调查法
抽取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比学生在课题前后在写作积极性、写作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3. 行动研究法
将理论成果付诸课堂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总结、反思和优化改进,并从中探索出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成型的写作课堂教学模式。
4. 经验总结法
收集研究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
八、研究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年9月~10月)
1. 问卷调查,现状分析
为了调查了解学生的写作现状,本研究以我校五六年级18个班共计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征求本校特级教师意见,制定前期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采集相关建议,记录整理,分析问卷,撰写问卷报告。
2. 文献检索,课题论证
检索有关课题研究的有关理论和文献资料,学习教育戏剧及写作教学理论和优秀的教学课例,进行课题可行性的论证。
3. 填写申请,提交立项
填写区课题申请表,进行本课题的立项。
4. 设计方案,明确分工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方向。召开开题会议,明确各成员分工。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年11月~2020年5月)
1. 扎根课堂,行动研究
积极开展教育戏剧范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采用教师观察量表和学生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测,探索哪些戏剧范式适用于话题写作教学。
2. 建章立制,定期研讨
定期进课堂,利用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开展研讨活动。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反馈交流课题开展情况,强化目标落实。
3. 专家指导,修订方案
请教工作室首席等专家的意见,总结经验和不足,汇总问题,确定修订方案,不断调整与改进。
(三)第三阶段:总结反思阶段(2020年6月)
1. 后测调查,撰写报告
为了更好地开展后续研究,课题组设计了后测问卷进行追踪测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发现戏剧范式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探索、自觉实践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 成果整理,结题论证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3. 专家论证,结题验收
请教专家,进行最后的修订和整合,进行课题的验收。
4. 编著成果,推广运用
编著课题相关的论文、课例、学生作品,将理论和实践成果一同推广。
九、研究成果总结
1. 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课题的研究动员了我校高年级组全体英语教师的参与,教师们各展所长,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建议。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全方位发展,使教师从基础科研到能力提升,从成果发表到实践成功都取得了实效。
2. 学生的能力提升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戏剧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本色出演,在表演中融通写作思路,实现心智融通、言语意识和言语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3. 写作模式的构建
本课题构建了一套新型的写作教学模式。首先以话题为线索整合教材内容,然后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写作提纲,罗列写作要点,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提炼和初步的表达。接着,在初步构思与写作后,教师通过创设戏剧情境,将写作的话题设计成有一定交流意义的真实或拟真的情境。通过运用戏剧范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本色出演。学生在戏剧方式的演绎后,从亲身体验中获取了最真实的感受,在表演中思考问题、开发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写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十.研究反思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教育戏剧有利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它为学生创造了鲜活的写作场景,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戏剧中,亲身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做到手脑并用,最大程度地发挥抒发内心情感的潜力,从而实现戏剧场景、内心感受与书面文字的相互转化。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话题选择合适的戏剧范式,设计形式多样的戏剧活动,帮助学生聚焦个人体验的同时,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但是,由于自身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限,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需要完善之处。首先,在时间方面,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行动研究实践时间不是很长,还需更长期、更多样的研究。其次,本校行政班为大班额,戏剧活动的开展受到场地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完整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此外,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范式不适用于写作教学,如何根据相应的话题选择合适的范式,以及每个范式具体如何操作,需要更系统地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研究发现教育戏剧范式只能解决学生写作中遇到的部分困难,如范式能够帮助学生有条理、有情感地表达,但是对于在词汇以及句型结构上遇到的困难,戏剧范式帮助并不大。总之,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我们将不断探索,通过多种策略、 方法或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Jonothan Neelands.建构戏剧:戏剧教学策略70式[M].财团法人成长文教基金会,2005.
[2]付钰.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 2018.
[3]刘哲君.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4]田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张晓华.创造性戏剧创作与实作[M].台北:成长文教基金会, 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周胜男.从模仿到重述——浅议教育戏剧视野下的课本剧创作[J].学术论坛,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