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如何预防病虫害
宗宪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宗宪春,. 棉花种植如何预防病虫害[J]. 中国农业,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摘要: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棉花种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作为新疆地区的重要经济收益,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生活品质的需求,还能为种植户带来一定的收益,全面提升我国种植户的经济收益。但是在棉花种植的过程中,依然会受到一些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病虫害,因此,种植户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掌握专业病虫害防治方法,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我国棉花的产量以及质量。
关键词: 棉花种植病虫害有效预防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基金资助:

前言:棉花作为我国新疆的重要经济作物,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还能为新疆地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棉花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种植技术,并不是随便种植就能够收获的,不仅需要对施肥、温度、湿度进行严格的把控,还需要针对病虫害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才能产出质量高的棉花。

1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方案

1.1根据棉花种植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栽植技术

在种植棉花时,一定要根据棉花种植区的天气情况、病虫害种类以及种植棉花的种类选择栽种技术。按照实际情况选用棉花轮作技术,尽可能的降低出现棉花病虫害的可能性,提升棉花总产量。

1.2种植时选择品质高的棉花种子

种植棉花的第一步就是考察当地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气候要求和种植要求,选择品质高的棉花种子,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能够抵抗棉花枯萎病和红蜘蛛虫害的棉花种,确保棉花止住能够健康生长,提升棉花种植的效益。

1.3科学应用生物和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防治棉花被病虫害侵蚀,除了要进行防护工作外,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又杀病虫害。具体来讲,农户可以应用一些杀虫灯或者银灰膜,采用这种物理防治方法消灭红蜘蛛和棉芽虫。此外,很多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是非常有效的,既能够不影响当地的土壤,也不会污染水资源,还能够起到杀灭害虫的作用。

1.4按照现实情况选择有效的化学农药杀虫防治方案

一般来讲,无论是应用哪种化学农药,都会在使用时产生-些农药残留物,进-步影响当地的土质和水资源。如果物理和生物防治法不能有效杀灭害虫时,棉花种植者可以积极应用化学农药试剂,合理配置各种化学农药,在保证其有效杀灭病虫害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化学农药试剂的不良影响,为棉花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棉花的品质,增加棉花的总产量。

2棉花种植期间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2.1棉花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2.1.1发生特点

枯萎病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棉花生产,威胁到棉株的正常发育。本种病害能够出现于苗期和成株期,病害发生后会有深褐色条纹出现于维管束部位,且有其他不同的症状呈现出来。第一,黄色网纹型。棉株染病后,幼苗的子叶、真叶逐渐变黄,叶肉依然为绿色状态。一些叶片变为网纹状,病情加重后,叶片逐渐枯萎,甚至棉株整体死亡。第二,黄化型。棉株叶片的叶尖、叶缘逐渐转变为黄色,之后叶片整体变黄与脱落。第三,青枯型。棉株子叶、针叶染病后,出现明显失水症状,向深绿色转变,叶片硬度降低,之后棉株将会逐渐下垂或干死。带菌棉籽、病残体、病田土壤是本种病害的初侵染来源,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皆会影响到枯萎病的发生和传播。

2.1.2防治技术

第一,农业防治。精心选择棉花品种,保证具有较强的抗病性。科学确定播种日期,避免早播。由于枯萎病菌能够在土壤中长时间存活,因此,需在地块内轮作小麦等其他作物。播前要对地块土壤进行深翻,适量增施有机肥。追肥过程中,需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避免对氮肥过量施用。第二,化学防治。播前开展药剂拌种工作,常用药剂有4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播前整地过程中,可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物向地块撒施,杀灭土壤中的病原。田间出现病害后,需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药物对棉株实施灌根处理,持续2次灌根,间隔保持在20d左右。

2.2棉花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2.2.1发生特点

本种病害容易出现于棉花苗期,容易导致缺苗断垄现象的发生。若田间病害较为严重,甚至会出现棉苗成片死亡等严重问题。若种子出土之前遭到侵染,会有烂根、烂芽现象发生。棉苗出土后,黄褐色斑点出现于接近地面的茎基部,之后向茎的四周扩展。病情加重后,病部呈现出黑褐色状态,病苗逐渐枯死。病株叶片失水较为严重,叶片逐渐枯萎脱落。本种病害受种子质量、气候条件以及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防治效果,需同步优化栽培管理模式。

2.2.2防治技术

第一,农业防治。选择的棉花品种需具备良好成熟度和较高纯度,这样可加快种子的出苗速度。秋季开展深耕工作,向土壤下层翻入棉田内的枯枝落叶。若棉田需开展春灌工作,尽量提早实施,避免对棉苗生长造成影响。雨后进行中耕,促使土壤湿度得到降低。尽量推行轮作制度,降低立枯病的发生几率。第二,化学防治。播前需精细化筛选种子,将小籽、瘪粒、虫蛀籽等剔除掉,且将绵种硫酸脱绒,促使种子表面的病菌得到杀灭,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提高。田间发病后,及时利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药物对棉株进行喷施,一般要进行2次~3次连续喷施,间隔保持在10d左右。

2.3棉蚜的发生与防治

2.3.1发生特点

棉蚜是常见的害虫,主要对棉叶背面、嫩头部分组织的汁液进行吸食。叶片受害后,背面呈现为卷缩状态,蚜虫排泄的蜜露存在于叶表。遭到害虫危害后,棉株将会变得矮小,推迟现蕾期,减少蕾铃数,进而影响到棉花产量。

2.3.2防治技术

第一,将油菜种植于棉田周围,将苜蓿种植于地头,促使棉田前期天敌数量得到增加,棉蚜危害得到减轻。第二,当田间达到5%卷叶株率后,可向地块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物。

2.4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

2.4.1发生特点

棉铃虫每年发生3代,第2代危害较为严重。幼虫会对棉花的蕾、花、铃等部位进行蛀食,影响到棉株的授粉结铃。遭到虫蛀后,也会增加病害的发生率。

2.4.2防治技术

第一,农业防治。科学布局,间作套种棉花与小麦、玉米等作物,这样棉田天敌资源可以有效丰富。冬季开展深翻灌溉工作,促使蛹室得到破坏,杀灭越冬蛹。收获前茬作物后,开展中耕灭茬处理,这样成虫羽化率可以得到降低。成虫产卵盛期,可将整枝、摘心等工作实施下去,于棉田外统一销毁去除掉的茎叶部分,这样田间卵、幼虫数量可以得到减少。第二,物理防治。棉铃虫的趋光性特征明显,可在棉田设置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设备,高效诱杀害虫成虫。第三,生物防治。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对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施用方式等科学控制,避免杀伤到害虫天敌。若田间害虫基数较大,可向田间释放适当数量的赤眼蜂。第四,化学防治。低龄幼虫盛期可向田间喷施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等药物。

结束语:

综上所述,病虫害防治是棉花种植的关键技术,防治效果直接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相关部门需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引导种植人员充分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同时,种植人员要严格依据棉花栽培规程开展各项田间管理工作,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宋荣美,贺奇志,刘晓乐.新疆棉花栽培中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26):49-50.

[2]夏广奎.浅析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79.

[3]杨礼萍.繁昌县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J].园艺与种苗,2019(11):57-58.

[4]魏新政,于海霞,匡猛.2018年新疆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J].中国棉花,2019(08).

[5]郭俊杰,杨寒丽,陈艳,等2011—2018年巴州棉花病虫害上升为害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9(09).

[6]吾买尔·芒力克.浅谈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6(0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