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堂如何做到提质增效
邱永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邱永勋,. 浅谈“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堂如何做到提质增效[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293.
摘要:
关键词: “双减”;语文课堂;提质增效
DOI:10.12721/ccn.2023.157293
基金资助:

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要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是要减去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减负的实质是提质增效。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就是要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要收获满满。本文就以老舍《猫》为例,浅谈“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堂应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切实做到提质增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取舍教学内容

明确目标任务,就是要把握好重点、难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上课,以节约上课时间,提高上课效率。《猫》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这是需要花费至少一堂课解决的重点问题。弄明白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可以着手对教学内容作出取舍。哪些地方必须要讲?哪些地方需要多讲?哪些地方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猫》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面几个自然段是对大猫“古怪”性格的刻画,后面一段则是对满月的小猫们“淘气”特点的描写。我们在短短的一堂课里面,很难做到把大猫小猫的这两个特点全部讲透,那就只能有所侧重地讲。

而在讲大猫“古怪”性格的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对教学内容作出取舍。大猫的“古怪”体现在三个方面: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有时候温柔可亲,有时候一声不吭;有时候勇猛,有时候胆小。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重点讲前两个方面。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内容太多,教师不容易讲清、讲深、讲透,会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手忙脚乱;学生会为了完成学的内容,而囫囵吞枣,被动接受。因此,教师要适当取舍教学内容,使学生学起来不那么累,这也正是《意见》所倡导的做法。

二、巧用点拨生成,启迪学生感悟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堂要体现出人文性、趣味性。没有点拨与生成的语文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泛不起半点涟漪,又如一杯白开水,没有半点滋味。巧用点拨与生成,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选择合理的点拨与生成方式,最大程度地启迪学生的感悟。

比如,在教学生体会猫“尽职”的特点时,可这样点拨:老舍爷爷写猫抓老鼠,用了一个什么词语?谁来演示一下?你的眼睛睁得很大,又目不转睛的样子,为什么?那为何又“屏息”呢?请同学们拿起书本,来演一演。你感觉怎么样?累。可是老舍爷爷家的猫呢?通过点拨,引导学生模拟体验“屏息凝视”的不易。学生不仅理解了“屏息凝视”的意思,更深刻体会到了猫“尽职”的特点,开始认认真真地捧起书来读了,作者的爱猫之情也就淋漓尽致地在朗读中得到了体现。

再如,为了教学生体会猫“既老实又贪玩”的特点,我说:“猫咪别睡了,起来和我一起出去散步吧!引导学生回答,体会老实。“啊,小猫你终于醒啦,现在你打算去哪儿呢?”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体会贪玩。通过点拨,老舍先生笔下“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猫的形象跃然纸上,烙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了。创设情境,巧用点拨,生成学生异彩纷呈的回答,老师上课轻松了,学生也会觉得有趣,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被调动起来了,上起课来乐此不疲,生怕下课铃响起。在快乐中学习,不正是“双减”的要义所在吗?

关于猫古怪性格的第二处体现,课文是这样写的:“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在教学时,我通过让学生表演蹭腿动作并撒娇、模仿猫的叫声、正话反说及欲擒故纵地追问等方式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考,生成联想,感受猫的“温柔可亲”,又“节外生枝”,让学生安慰“生气的小猫”。学生在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中,一次又一次放飞思绪,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创建民主氛围,增进感情交流

民主的氛围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课堂上,既要做他们的老师,更要做他们的朋友,平等地与他们交流。必要时,把自己也当作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孩子的心理揣摩问题,以孩子的口吻和他们说话,以孩子的表情动作带动他们的表情动作。只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学习,就都是值得的。

教学语言要自然亲切,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而评价的语言要富有激励性,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保持微笑是常态,但也要根据课堂需要随机变化,绝对不能总是板着脸,一副冰冷的面孔,令学生望而生畏。动作不能太僵硬,不能总是固定在教室的某一个地方讲课。在倾听时,应做俯身弯腰伸耳状。需要演示时,应放低姿态,放下架子,尽量演示得生动逼真。

    比如,在引导学生体会猫“既贪玩又尽职”的特点时,我喊道:“小猫,快回来了!”学生答:“我还没玩够!”我听后,突然两手缩在胸前,嘴里“吱吱吱”地叫起来:“我是大老鼠!”然后藏在了讲桌后面。所有学生都笑了,这“老鼠”可真像!我接着问:“现在你们怎么办?”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全都“屏息凝视”起来,盯着“老鼠洞”一声不出。我问:“你们累吗?”齐答:“为了抓到你,再累也值得!”表演完毕,我从讲桌后面站起来,微笑着说:“你们都是尽职的‘小猫’!你们都是小小表演艺术家!”

此外,演“老舍”,配合学生表演小猫蹭腿、演小猫,和学生共同模仿小猫的叫声,都是创建民主的课堂氛围的具体体现。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上课三板一眼,不苟言笑,舍不得放下架子,不愿和学生拉近距离,下课端起课本就走。试问,这样居高临下,没有多少感情交流的课堂,学生会学得轻松愉快吗?这显然是和“双减”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四、丰富教学手段,构建多彩课堂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既能增大课堂容量,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导入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了黑猫警长、哆啦A梦、猫和老鼠中的汤姆猫等孩子们所熟知的卡通形象,接着展示了几张生活中可爱的猫的照片,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引导学生感受猫“温柔可亲”的特点的时候,又出示了梅花和猫的脚印照片。学生可以直观感受二者的相似之处,深入体会比喻的妙处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总之,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进课堂效率,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素质教育和“双减”工作的迫切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研究。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