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
孔宪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孔宪萍,. 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J]. 中国农业,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7079.
摘要: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小麦的种植推广工作,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之下,要进一步明确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相关内容,严格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以此体现出应有的管理效能,为绿色小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种植户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推广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79
基金资助:

一、引言

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针对小麦种植工作而言,也需要进一步有效推行绿色小麦的相关内容,切实落实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同时要严格做好相对应的田间管理工作,推广田间管理策略,进而确保绿色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为小麦的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据此,有必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研究和深入落实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在田间管理推广策略方面取得更加良好的效能,进而为小麦种植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二、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2.1着重做好小麦播种之前的准备工作。在针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进行执行之前,充分做好播种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必要前提。在准备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土地特点和产业优势,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种植计划,然后对具体的种植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或者注意事项,也要在方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继而充分确保后续的小麦种植工作可以顺利推进。在准备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做好小麦品种的选择工作,确保小麦品种具备应有的绿色小麦种植标准和相关要求,确保其具备应有的丰产性,优质性和抗逆性,符合当地的天气条件和土壤条件等等。同时对于小麦种子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使其得到适量的照晒,使麦种的自身活力得到显著激活。同时也要充分做好相对应的翻地整地工作,选择符合绿色生产要求的种植区域,使土壤没有任何的污染或者公害,确保整地工作能够满足相对应的要求,选择的土地要符合绿色种植标准。

2.2进行科学合理的播种工作。在针对小麦进行播种的过程中,要采取机械化播种模式,确保播种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符合绿色种植要求和相关标准。要着重针对播种量进行有效控制,使种植的距离得到有效把关,不能出现过于密集或者过于稀疏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而有效规避小麦苗出现倒伏等相关方面的问题。

2.3进行及时取消的种植维护。在播种完毕之后进入到培育麦苗期,要充分做好播种之后的种子有没有漏种现象等的检测,如果出现漏种现象,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掩盖。麦子出苗之后要及时进行查漏补缺,进而充分确保麦苗的出齐和生长的均匀性。

三、绿色小麦田间管理策略

3.1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在针对绿色小麦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有效应用有机肥。肥料的选择方面要符合国家绿色生产标准,结合小麦苗的具体生长情况详细测试土壤的成分,同时要结合小麦生长需求添加合适的肥料。做好基肥工作,在后期要及时有效的进行追肥,在小麦种植之前要把肥料放到土壤之中,确保肥料充分渗透到土壤中,以此呈现出良好的土壤肥力增强的效果。同时要在小麦生长期结合具体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追肥,进而为其提供必要的养分支持。除此之外,在使用农家肥的时候,要确保其腐熟之后再进行有效应用,严禁应用被污染的化肥等等。

3.2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在针对小麦进行灌溉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体现出灌溉的效能和价值,使麦苗更有效地满足相对应的水分需求。要尽可能有效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使灌溉的水质符合绿色标准和要求,没有任何的污染,进而为小麦生长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要充分做好追肥工作,在水分供应充足的基础之上,使追肥工作体现出更加显著的养分支持,因此在水肥管理方面进一步体现出更加良好的养分和水分支持。

3.3充分做好杂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做好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做好杂草的清除,尽可能应用物理或者生物消除方法。在使用化学药剂的过程中,也要确保其具备应有的绿色无公害的特点,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使绿色小麦种植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尽可能有效应用综合防治手段,体现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要尽可能应用绿色防治方法,有针对性的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等,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和要求推进各项防治策略。例如,在应用农业防治手段方面,要尽可能选择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的优质小麦品种,同时着重做好水肥管理使病虫害杂草的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这样才能体现出良好的绿色防治效果,为绿色小麦种植产能的提高奠定基础。小麦播期病虫害主要防治对象是:全蚀病、纹枯病、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首先,要搞好种子检疫,防止含有检疫对象的病虫害通过种子传播扩散。其次,要使用药剂防治。对全蚀病,可使用全蚀净悬浮剂40毫升拌种,重发区,要全部采用全蚀净包衣种子;也可在播种前用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福美双等药剂进行土壤处理。对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等发生区,可选用戊唑醇(立克秀)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等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也可用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对地下害虫,使用吡虫啉等杀虫剂拌种,大力推广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或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尽量杜绝“白籽下地”,以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确保小麦安全生产。

四、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

4.1有针对性的构建专业化的田间管理小组。在针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要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田间管理小组。在小麦播种和管理完毕之后,要着重针对小麦的具体生长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做好巡视管理工作,针对巡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和应对处理,着重做好后期的对比,对于种植技术和天气管理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有效的改进和完善,以此体现出更加良好的管理效果。要使技术得到切实的推行,充分做好种植户的技术掌握工作,使其落实技术要点,体现应有的推广成效。

4.2进一步有效融入线上和线下推广模式,体现更加良好的推广成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针对相对应的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推广的过程中,也要融入新媒体和信息化手段。可进一步通过线下的田间地头的推广和宣传,以及线上的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相关形式,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使种植户更及时有效的掌握相关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落实。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我国的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进一步有效落实相对应的技术要点和田间管理方法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把握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同时要加大推广的力度,以此确保小麦绿色小麦种植产能进一步提升,为促进我国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兰香.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15):42+45.

[2]樊书允.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探究[J].农家参谋,2019(18):66.

[3]李海云.试论绿色小麦栽培技术推广与田间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6):11-12.

[4]刘维忠.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探析[J].种子科技,2019,37(06):6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