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探讨
冯秋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冯秋艳 ,. 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探讨[J]. 中国儿科杂志,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8834.
摘要: 探究对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应用临床护理的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26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入组时间:2018年4月-2020年4月,分组方式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开展,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实验组,n=63)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63)开展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干预,有利于降低护患纠纷。
关键词: 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护理
DOI:10.12721/ccn.2021.158834
基金资助:

支气管及肺部受到真菌影响发生的感染病症被定义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其主要由于肺部和支气管受到真菌侵犯而诱发,病症会导致患者起到黏膜炎性反应,导致肺部出现炎症肉芽肿症状,甚至会导致坏死性肺炎。发病后,可见患者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畏寒、流涕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见寒颤和高热症状,若是病情严重,可导致肺栓塞、肺梗塞、弥散性肺间质病变等表现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1]。合理护理措施干预,有利于提升患儿恢复速度,优化临床疗效,本研究就对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应用临床护理的效果展开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研究的126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入组时间:2018年4月-2020年4月,分组方式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开展,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33:30,最大年龄:14个月,最小年龄3个月,均值(6.74±1.11)个月;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4:29,最大年龄:15个月,最小年龄2个月,均值(6.65±1.32)个月。资料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实验组行综合护理,护理方式如下:

1.2.1 呼吸道护理

首先,进行排痰干预,排痰方式包括雾化排痰,排痰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口鼻腔内部分泌物进行处理。也可进行气管排痰,每间隔4小时排痰以此,不可频繁进行,以降低肺部感染概率,排痰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无菌方式开展,先对气管内部痰液进行清理,再对气管外部痰液进行清理。其次,进行机械通气护理,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严格的分析,根据患儿病情,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节[2]。合理进行床旁隔离,为患儿准备专业的吸痰器,在手卫生管理后再执行对应操作,并每日更换呼吸管道。

1.2.2 体征监护

护理人员必须严密监视心电监护仪器、血氧饱和度,4小时进行一次体温测量,若是存在发热症状,需要每间隔1小时进行一次测量。对患儿的面部颜色、呼吸进行观察,若是存在呼吸加快、面色苍白情况,必须及时采用强心剂和利尿剂进行干预。

1.2.3 药物管理

合理选择抗生素类药物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必须从患者病症表现出发,进行真菌采样后再选择抗生素类药物,以西司他丁、亚胺培南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进行干预,可应用广谱抗菌类药物进行干预,也可采用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脂质体方式改善肺部真菌感染情况进行改善。

1.2.4 皮肤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肛周真菌性病变程度进行监测,若是患儿肛周潮红或者存在红色丘疹,必须更换纸尿裤并对臀部皮肤进行清理,可采用达克宁对患儿患处进行涂。

1.3 观察指标

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护理方式、护理效果及护理人员素养等方面评估患儿及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以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展示。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x̄±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及家属的总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满意度对比分析[n(%)]

截图1741340081.png3 讨论

真菌性肺炎儿童临床症状并不显著,进行病原体检查的敏感度不足,影像学检查缺少对应的特异度,所以早期病症诊断难度较大。深部真菌感染的危害较为严重,患儿死亡概率较高。一旦诊断患儿病症后,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合理排出患儿体内痰液,及时对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降低误吸概率。能够强化机械通气干预,降低感染概率,合理体征监护、药物指导、皮肤护理、口腔和饮食护理,有利于保证患儿机体安全和健康。

研究表明,实验组患儿及家属的总满意程度98.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13%,差异显著,P<0.05,可见,采用综合护理对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开展临床护理,可以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降低护患纠纷。

综上所述,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秀奇, 谭文海, 蒋芳芳,等. 胆道闭锁患者术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2):121-124.

[2]高东田, 申爱华. GM试验和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疗效评价[J]. 检验医学, 2018, 33(1):44-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