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很多地区逐渐提高对水稻作物的重视,且相关的种植技术得到优化。但是在水稻种植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劳动力匮乏、缺少政策支持等,为此,需要加强对高产水稻种植技术的利用,熟练掌握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编制科学完善的水稻种植方案,构建健全的田间管理技术应用体系,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推动当地的农业发展。
1.北方地区水稻种植中产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1.1水稻的播种条件以及栽培环境带来的影响
开展水稻种植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当地水稻种植面积的调查,综合考量生活条件、气候变化、田间照明等基础条件,加强与水稻种植规律的结合,优先选择苗木多、污染少、渗透性良好的地块。与此同时,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选择合理的播种季节,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户的综合效益。
1.2田间化肥用量及类型的选择带来的影响
土壤是水稻植株重要的养分来源,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稻的品质。为了提升水稻的产量及市场影响力,应该加强对化肥类型的分析,合理设定化肥的施用量,在此基础上,加强多个部门的沟通协调,编制切实可行的土壤改良方案,做好种植区域土壤肥力检测工作,为肥料的选择及使用提供合理参考依据。
1.3水稻种植中品种选择方面带来的影响
在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中,可选用的品种较多,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种植环境、土壤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与此同时,水稻种植密度也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所选水稻品种不符合专业要求,则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对生产效率造成不良影响。选择水稻品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及农业生产力的考量,结合以往的生产经验做好科学选择。
1.4田间农药类型的选择及用量带来的影响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病虫害在水稻种植中的发生概率较高,一些种植户会选择喷洒化学农药的方式,减少给水稻种植带来的不良影响。虽然农药喷洒方式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能够收获良好的效果,但是容易在土壤及水稻中产生残留,不仅给地下水带来负面影响,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应该加强田间管理技术创新,降低水稻种植及后期食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提升高产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路径
2.1增强水稻品种选择意识,加强与优质供应商的合作
选择水稻品种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水源、土壤条件、地形条件等因素,做好市场调查,选择优质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与此同时,选择水稻种子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对水稻抗性、丰产性的重视,避免利用普通的种子进行播种。此外,应该增强当地水稻种植统一意识,选择一致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选择3—4个水稻品种进行种植。
2.2提高对育苗环节的重视,强化种子撒播的均匀性
育苗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该选择合理的幼苗播种时间,严格控制环境温度,以防水稻出现冻伤及腐烂等情况。水稻种植人员应该结合北方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明确具体的播种时间,做好育苗准备工作,根据浸种水温控制浸泡时间,每天定时做好种子的翻动工作,间隔1—2d的时间进行换水,确保种子能够得到充分浸泡;其次,开展水稻种子浸泡作业有利于杀灭种子携带的细菌,减少种子中病菌及寄生虫带来的危害,降低水稻秧苗的发病率,提高种子发芽率。选择幼苗植物时,应选择土壤肥沃,干净的地方。播种前,必须将田间的土壤压实并浇水。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播,然后用细土覆盖,并在不同时间施肥。
2.3加强水稻田间施肥管理,严格控制肥料施用量
众所周知,水稻的种植只要满足基本的施肥就足够了。氮、磷和钾是水稻肥料的三个基本元素,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重大影响,而氮的影响最大。通常,纯氮应以90kg/hm2的比例施肥,氮、磷和钾的比例应为 2:1:1。一般仅水稻的肥料可用作基本肥料,用量约为250 kg/hm2,在耕作土壤以满足幼苗生长需要时可施用两次。底肥可与100kg 硫酸铵一起使用,并在耕作前施用。叶面喷施底漆和粒状肥料。首先检查幼苗,注意基本的施肥,一定要先对秧田进行考察,并根据生长情况施肥。氮肥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蛋白质含量,同时降低栽培频率,增加钾肥可以提高水稻的光泽度。施肥方法为基本肥料,所有磷肥为基本肥料,钾肥为基本肥料和追肥。为了提高制粉质量、外观质量和氮含量,应注意中后期(孕穗期至抽穗期)追肥。
2.4有序落实控水灌溉作业,强化田间通风管理
水分供给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众所周知,水稻在浅水中长势最好。阳光从浅水直接照射到土壤可以提高水温,提升水中的氧气含量,从而达到隔热的目的。如果想保证水稻的产量,必须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因此可以将浅水层保持在主要地面高度和水平高度,确保土壤可以与侧面交换空气,并且使种植水稻地土壤里面与外界进行频繁的气体交换。
结语:就高产栽培技术而言,一方面有利于大幅度提高玉米产能,另一方面与增产的目标宗旨相符合。我国迎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时期,特别在农业生产上获得一系列进步成果。为响应号召,各地区应该进一步加大探索及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力度,为玉米产量贡献巨大力量。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物,所以技术探究工作是长期性、持续性的。基于此,通过本文针对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策略的分析探究,旨在为实现玉米增产提供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从而为我国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秦敏君.高产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分析[J].广东蚕业,2020,54(12):64-65.
[2]朱林.关于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0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