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水稻是我国特别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对应的水稻栽培技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有效推进,落实相关技术要点,进而推动水稻综合效益和产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从根本上有效确保我国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为我国粮食增产稳产和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据此,有必要重点分析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种植措施等相关内容,进而更有效的助力我国粮食增产稳产发展目标的落实。
一、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1.1 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优质的水稻品种。在针对水稻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选择高质量的品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要充分做好当地的各类因素的调研和分析工作,把握具体情况,以此为基准选择更适宜的品种,是基本前提,要充分确保水稻品种具备应有的抗逆性,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规避各类影响因素,着重做好水稻品种的优化和处理工作,要着重做好晾晒时期,得到严格细致的消毒杀菌工作。
1.2选择科学合理的土地。在针对水稻进行种植栽培的过程中选择高质量的种植用土,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要尽可能确保土壤的pH值符合相对应的种植要求,同时尽可能应用腐熟的农家肥。育苗用土的腐熟农肥同填土比应为1:2。干中播种依据每平方米200克的密度进行播种,播种完后整个平面应平整,然后铺上纱布和地膜。
1.3科学合理的做好施肥管理工作。在针对水稻进行施肥管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有效确保肥料的充分,有足够的氮磷钾营养支持,同时也要充分匹配生物有机肥以此,使水稻的营养供给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要充分做好各个阶段水稻的养分需求调研和分析工作,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做好调研处理进行精准的肥料供应,使营养成分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实现精准的养分支持。
1.4从根本上有效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在针对水稻进行栽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着重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有效把握相对应的防治方法和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等等,然后进行精准有效的应对和处理,使在水稻水分供应和灌溉等相关方面也要切实有效的优化和完善,进一步体现出更加良好的灌溉和水分供应效果。同时对于枯萎或者腐烂的叶子要进行及时效的处理,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使其种植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二、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相关措施
2.1优良品种提高水稻产量。要想确保水稻的种植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在水稻品种优化方面需要进一步有效强化和完善,使水稻品种符合相对应的要求和标准,从技术研发和生产应用等相关方面进行更有效的推行,以此确保水稻的产能有相对应的种子支持和必要的保障,这样可以为水稻产量和综合生产效能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并且产量也在不断提高,稻农更应该关注我国在水稻方面的研究成果,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优良稻种。目前,现代化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水稻栽培方面来说杂交水稻技术在不断推广,在这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水稻产量的增值,实现了我国粮食增产的发展目标。应用科学的农业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水稻种植户提升经济效益,杂交水稻技术和相对应的种子得到更有效的应用,这样可以使水稻的总产值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定期检测土壤的肥力,如果出现土壤肥力缺失等项目方面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供应,使土壤的肥力得到充分强化和优化,以此体现出良好的种植效果。
2.2对相对应的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利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针对信息化技术也要进行广泛应用,及时有效的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和整个水稻田的种植养护情况,把握各类风险因素,以此实现信息化的充分应用和管理效果的提升,在水稻的栽培技术应用过程中,也要进一步有效利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种植模式,相信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对农田进行科学化管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农田检测过程中进一步融入传感器技术,这样也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相关方面的问题或者潜在的风险因素,然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和处理,这样可以充分确保水稻种植户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在不利的外界因素的应对处理过程中,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灾害防范和应对处理效果,为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为农业产业安全稳定的运行和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2.3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产量稳定。在水稻的病虫害防控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应有的作用和效能,进一步落实绿色防控技术,体现出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等等,以此进一步有效利用现代化绿色化科技化的防治手段,这样可以充分切除病虫害的源头,使病虫害得到更充分的应对和处理。由于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旦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病虫害灾难肆虐,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要充分做好前期的防控工作,要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检测到相关方面的病虫害发展苗头,然后有针对性的利用农药管控模式及时有效的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以此体现出种植效益的提升效果。同时也要注重把握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技术掌握程度,注重做好培训和管控工作,进而体现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融合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有效应用无毒无害低残留的生物农药,以此呈现出绿色环保效果。
三、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水稻的病虫害和栽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有效明确相对的技术要点,在水稻的种子选择,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要体现出科学化、规范化的种植和管理效果,有效落实各类技术要点,应用更先进的田间管理方法,机械设备的科学方法以及肥料追施方案,以便从多个层面提高水稻产量,从而提高水稻种植效率,进而为水稻的种植产能和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艳萍.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22):89-90.
[2]王宏.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效益的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31,33.
[3]谢文.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种子科技,2018(7):24
[4]余鸿章,杨华.浅析水稻栽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J]. 种子科技. 2017(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