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气管切开是危急重症患者有效治疗手段,可缓解呼吸障碍。需要注意的是,气管切开属于侵入性操作,在使用期间导致患者呼吸道功能降低,产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性较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1]。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现象,需采取临床护理方式,减少肺部感染发生,从而强化临床疗效。在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病情危急常规护理效果不佳[2]。予以患者系统化护理方式,解决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的同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提高舒适度,减少不良情绪,从而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3]。本文此次研究选择本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作为样本,观察系统化护理的实施效果和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择本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作为样本,将所有患者应用电脑抽号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女性:23/17例,年龄范围经评估为31~75岁,平均值经计算为(53.52±5.39)岁;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女性:24/16例,年龄范围经评估为32~74岁,平均值经计算为(53.51±5.3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资料进行比较后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根据ICU气管切开相关标准展开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协助检查等基础护理。观察组系统化护理,(1)感染风险评估: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感染暴露史、免疫状态、合并症等,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感染风险。(2)严格无菌操作:在气管切开护理过程中,护士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包括穿戴手套、戴口罩、使用消毒剂等,防止交叉感染。(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鼓励早期拔管,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湿化器和过滤器,保持呼吸道通畅。(4)抗生素应用: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注意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用药时间等,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5)定期痰液检查:定期采集气管切开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发现病原体,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6)呼吸道护理:定期进行气管切开管的清洁和更换,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黏膜炎症和感染。(7)营养支持: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免疫力,有助于抵抗感染。(8)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肺部感染的知识,教育正确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提醒注意个人卫生等。
1.3观察指标
①分析护理满意度[4]。②分析并发症发生率。③分析护理质量[5]。④分析心理状态[6-7]。
1.4统计学方法
将自实验中调取的资料经SPSS22.0中展开规范统计,两个组别间计数(本次研究中的并发症数据、本次研究中的满意度数据)通过(%)予以表述,经施以χ²检验获取结果;两个组别间计量(本次研究中的护理质量数据、本次研究中的心理状态数据、本次研究中的生活质量数据)通过“x̄±s”进行表述,施以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后开展后满意度数据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分析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并发症数据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分析护理质量
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护理质量数据显著较对照组更高,P<0.05。
表3:分析护理质量(x̄±s)
2.4分析心理状态
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心理状态数据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
表4:分析心理状态(x̄±s)
3讨论
在医院中,ICU是救治危重患者的场所,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较高。护理人员观察其病情,并注意机体细微变化,为其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8]。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气管切开方式易出现肺部感染现象,采取系统化护理方式,不但可缓解临床症状,还能够减轻患者痛苦[9]。因此,系统化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并发症数据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通过感染风险评估、严格无菌操作等手段,降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10-11]。通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抗生素应用、呼吸道护理等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2]。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后开展后满意度数据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定期痰液检查和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有助于及时发现感染病原体并进行有效治疗,缩短感染病程,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生活质量数据显著较对照组更高,P<0.05。系统化护理干预通过维持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提供充足的营养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护理质量数据显著较对照组更高,P<0.05。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可以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心理状态数据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系统化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感染风险评估、无菌操作、抗生素应用、呼吸道护理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降低死亡率。护士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协作,与医生、呼吸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合作,为气管切开患者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优质护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积极改善身心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系统化护理的有效实施具有明显优势,通过科学合理实施后ICU气管切开患者的心理情绪好转,护理质量明显升高,且在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雪英,郑燕兰,朱海引,等.ICU重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无隙衔接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24):3717-3719.
[2] 季娟娟.护理人文关怀应用于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39-41.
[3] 吴春兰.集束化护理模式在ICU气管切开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0):4376-4377.
[4] 杜美艳.多维度协同护理配合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在ICU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0):3764-3767.
[5] 李静,杜小杰,李琼茜,等.预见性护理在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人工鼻气道湿化吸痰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8):28-30.
[6] 陈柯冰.持续气道泵入湿化护理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次数及ICU入住时间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4):159-161.
[7] 李子,杨元立,臧理政,等.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康复护理中量化健康教育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8):184-186.
[8] 蒙晓红,阙子文,张立珍,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回授法健康教育在头颈肿瘤气管切开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5):756-760.
[9] 朱春萍,金丹,周鹏,等.希望目标激励下人性化康复护理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8):49-52.
[10] 刘菲亚,胡迎超.气道温湿化管理结合早期吞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3,47(7):838-840.
[11] 杨荟琳,范茂华,胡楠,等.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气管切开后拔管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1例[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1):133-137.
[12] 张雪英,郑燕兰,朱海引,等.ICU重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无隙衔接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24):3717-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