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尤其是思考问题的模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模式。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探究问题解决模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哲学的思维方法,大胆实践、不断探究,这样才能够深入透彻的理解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除此之外,在开展课堂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逐渐渗透哲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引导同学们注重实践,增加讨论交流机会,在自主探究和活动,探究共同落实的前提之下,能够更加理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开展小组辩论赛,培养道德与法治辩证思维
道德与法治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那么可以精心选择生活中的时政素材。引导同学们在联系现实生活分析问题的时候,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深入理解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就思考问题开展小组辩论赛,通过正方和反方激烈有效的辩论,最终更加直观有效地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道德与法治辩证思维,又很好地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在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基础上,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节课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之上,引导同学们培养道德与法治辩证思维,学会就改革开放这一国家政策的具体落实和成效等问题展开深入有效的分析论证。教师可以为同学们展示本节课的辩论题目“改革开放成就显,一切问题都解决”。引导正方辩友和反方辩友选择不同的角度展开辩论活动。在辩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也有的同学指出,虽然目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不高等现实挑战。通过同学们激烈的辩论,已经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目前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才能够实现今后中国未来的腾飞。
二、注重重点知识落实,强调道德与法治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自身教学效率的过程中需要认真阅读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明确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尤其需要引导同学们重点落实本节课的核心和关键,引导同学们在突破重点难点的基础之上,来更加深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实践问题,增强实践能力,扎扎实实地学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地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带领同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分析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自信。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实践的哲学思维方法,引导同学们在认真听教师列举的一个又一个精彩事例中深刻感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突破本节课的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为同学们布置记忆“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道题的作业。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需要要求同学们在背会的基础之上,将背书视频上传到钉钉作业本之中,以备检查。通过讲解过程中的实践以及课后作业的实践落实,能够让同学们更加直观有效的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在今后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纵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不难发现,其中很多篇目都与国家发展现实问题具有紧密的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与此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教师就需要引导同学们主动探究问题,有效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将社会中的我看成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全面有效地实现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例如,在学习《正视发展挑战》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来引导同学们主动探究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我国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每一名中学生,都应该身体力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言献策。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中学生的一些做法”。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引导他们有效分析目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现状,之后运用发展的观点来设想,今后科技水平提高的前提之下,能够选择什么样的绿色途径来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以及环境保护能力的提升。
总之,培养科学的理性思维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科课程标准的重要培育方向之一。所以教师在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必要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同学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探寻更加深入透彻理解问题的方法,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真正实现学生全面、有效地掌握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哲学思维方法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体系,促进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毛希妍.浅谈利用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84.
[2]王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评价方式和策略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30-31.
[3]贺国莉.线上教育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0(24):196.
[4]陈友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发挥“立德树人”功能策略[J].教育界,2020(31):65-66.
[5]张欣,景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品质课堂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1):43-46.
[6]孙灵灵.信息技术助推区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线教学研究实践[J].现代教学,2020(Z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