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是每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向导。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建设未来的栋梁,更要将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滲透到日常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学音乐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贯彻到小学音乐日常教学中,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怀以及增强学生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情境创设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使学生能够达到某种预期的情感反应所创设的特定的教学环节。在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教育的首要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尊重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歌曲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和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意志精神。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搜集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可以交流讲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如何为了建设国家而奋斗,甚至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是如何在一次次打击中屹立不倒,最终为新中国成立铺好道路的故事。在进行《国旗国旗多美丽》《义勇军进行曲》歌曲的教学时,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准备五星红旗在不同场景中冉冉升起的视频,例如开国大典上第一面升起的五星红旗、每周一学校升旗仪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国旗班战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升起的国旗、奥运会上运动健儿们得到金牌时升起的五星红旗,让学生在这些视频中感受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庄严肃穆,与视频中的画面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体会到国旗、国徽、国歌所象征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意义,进而提升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
二、精选题材,在唱歌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精神情感。要让学生真正明白祖国能进步、发展到今天,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战胜一切困难、克服一切难题的力量来源。小学生拥有活泼的个性,而音乐课的教学形式比较灵活,教学过程中很少会运用到说教的方式,通常是让学生运用感官去产生情感。因此,利用音乐教学来陶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剖析歌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延伸,挑选一些和教材内容相符合的爱国主义歌曲进行赏析、演唱,使学生在歌唱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陶治自身的情操。例如,在低年级教材中有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教学内容,在讲解此歌曲时,教师可以选择《在祖国的怀抱里》《祖国妈妈我爱你》等歌曲进行延伸教学;而在高年级学唱《我们美丽的祖国》《我们把祖国爱在心上》时,则可以选择《我的祖国》《我爱我的祖国》等多首抒发热爱祖国情感的歌曲作为辅助教材。
三、深入分析歌曲内涵,加强爱国意识
在很多的音乐作品中都表达的是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充分地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深入地分析歌曲的内涵,以此来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产生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門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可以让学生体会歌曲中的爱国精神,在学习该歌曲之前,可以让学生上台来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爱国表现,或者是自己看到的身边人的爱国表现,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爱国的行为无处不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例如,在教学《唱得幸福落灡坡》这首民歌的时候,教师先教授学生民歌唱法,让学生了解这首民歌富有的热情,表达的自由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的内涵,让学生了解歌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先让小组进行讨论,这首歌代表了什么含义?讲述的是什么?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等等,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教师再请各小组代表来进行归纳总结自己小组得出的答案。最后,教师可以进行补充歌曲背景,即这首歌讲述的是新中国建立后十年的农村,让学生观察到与现在生活的不同,感受其中的改变,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提高人文素养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教唱歌曲,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创设出相关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并且感受音乐中传递出来的道德理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教学《手拉手,地球村》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关于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视频,然后结合音频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学习练唱,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那么多年以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让学生对比观看遭到破坏的恶劣环境和保护后的美好环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加强节约资源的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无疑是非常好的形式,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再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现美和表现美的同时,不断地激发学生爱国的精神与愿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的情操,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饶燕妮.将爱国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J].读写算,2020(19):147.
[2]陈凌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读写算,2020(16):106.
[3]李霖. 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西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