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与影
陈杰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杰君,.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与影[J]. 中国儿科杂志,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8864.
摘要: 探析母婴床旁护理在提升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初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母婴床旁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升,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初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后,可使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有利于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效果确切。
关键词: 初产妇;新生儿;母婴床旁护理;护理满意度
DOI:10.12721/ccn.2021.158864
基金资助:

随着人们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临床护理工作具备个体化、全面性、规范性等特点,贯彻落实人性化护理理念,有效满足患者需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1]。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经验,对分娩疼痛存在恐惧心理,产后易出现生理与心理问题,导致角色转变存在问题,易影响后续新生儿护理质量,因此,加强初产妇产后护理,对母婴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母婴护理模式,在产科基础护理上,加强人性化服务,帮助初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为了进一步了解母婴床旁护理效果,特选择初产妇100例开展如下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抽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均为足月单胎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中自然分娩者23例,剖宫产27例,年龄区间在22~36岁,平均值(25.41±1.74)岁,孕周区间38~41周,平均值(40.58±1.48)周,婴儿男女性别比为29:21,体质量均值为(3215.84±158.46)kg;观察组自然分娩者26例,剖宫产24例,年龄区间在23~34岁,平均值(25.98±1.23)岁,孕周区间38~42周,平均值(40.17±1.23)周,男女婴儿性别比为31:19,体质量均值为(3253.23±173.51)kg;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由护理人员完全新生儿护理工作,集中完成新生儿沐浴、抚触与疫苗接种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具体方法:①健康宣教:由责任护士在初产妇入院之初即开展疾病宣教,告知分娩所需物品与注意事项,以视频、图示等方式讲解分娩流程,介绍不同分娩方式的优劣势,做好饮食与运动指导。分娩后,开展新生儿知识宣教,发放健康手册,开展一对一宣教,使产妇及家属了解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正确母乳喂养方法,新生儿日常护理方法等[2]。②床旁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1d后,调整室内温度与湿度,播放适宜轻音乐,准备好干净衣物、润肤油、沐浴露等用品。物品准备好后,在初产妇床旁,示范新生儿沐浴步骤,讲解注意要点,同时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抚触方式,讲解脐部护理方法,使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方法与技能。③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训练:根据产妇分娩方式、身体状态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使产妇的营养需求得以满足,提升机体抵抗力。指导产妇掌握乳房护理方法、母乳喂养方式,介绍常见的产褥期并发症,讲解相应的处理方法,使产妇出院后可做好自我护理与新生儿护理。

1.3 观察指标

以问卷方式了解初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每个项目以0~10分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越佳[3]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描述方法为(x̄±s),以SPSS24.0软件系统处理,P值<0.05,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升,数据差异明显(P<0.05)。

表1 护理效果对比(x̄±s,分)

截图1741585076.png3 讨论

初产妇由于分娩疼痛、角色转变困难、新生儿护理知识缺乏等原因,导致新生儿期无法提供有效的照护,不仅无法为新生儿健康生长提供积极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行也会阻碍初产妇分娩后康复进程。因此,加强产妇分娩后护理干预,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意义重大[4]。我院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有效提升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与自我护理能力,获得较高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

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妇产科护理方式,是在产妇住院期间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床旁护理服务,使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到新生儿护理服务之中,护理人员也可在床旁开展健康宣教,同时通过床旁新生儿护理服务演示,可使产妇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洗澡与抚触等常规护理服务措施;使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掌握新生儿相关护理知识,提升护理能力[5];床旁护理中由护理人员向产妇讲解产后自我护理方法,介绍相关并发症处理方法,可提升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母婴床旁护理的良好开展,可使产妇快速适应母亲身份,掌握新生儿护理与自我护理方法,促进自身身体机能康复的同时,对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母婴床旁护理的良好实施,可为初产妇提供良好的分娩后护理体验,进而使产妇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在初产妇护理中应用,可提升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冬梅.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探微[J].心理月刊,2020,15(09):71.

[2]刘洁.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与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1):163.

[3]孙军.在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223-224.

[4]田玲.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7):898-899.

[5]单兴霞.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36+3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