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蒋青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蒋青,.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策略[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303.
摘要: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日后的深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大胆的想象和创新中提高思维品质,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创新意识小学数学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303
基金资助:

1借助迁移规律,诱发创新意识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迁移是指将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应用于全新的情境中,对新课内容产生不一样的见解,在新旧知识的结合下促进自身思想意识的转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必要前提。它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知识的迁移。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相同的内容或同类型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利用它们间的迁移规律展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知识难度,有利于学生的深入研究。同时,学生也能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激发出强烈的探索欲望,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做好铺垫。第二种是学法的迁移。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发展需求,教师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完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上的转换,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收获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萌发创新的意识,为创新意识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诱发出创新意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尝试,对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2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将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带领大家在机械的练习中加深印象,忽略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对实践的重视程度,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和途径,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对所学知识形成不一样的见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观察物体》为例,本节教学目的是通过物体的拼摆引导学生主动加入到活动中,体会在同一位置看相同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可能会看到的视图,以此提高他们对实物及视图转化的能力。教师提前准备好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利用其中四个摆成固定的图形,请学生说出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并动手绘制出来。由于拼摆方式和观察位的不同,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教师将正方体发给大家,让他们自行拼摆立体图形并观察它不同面的形状。操作类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积极开动大脑摆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利用现有的经验进行研究。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还在无形中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其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学会表达自己的主观想法,在实践中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3鼓励质疑问难,形成创新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也是锻炼思维意识的有效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在课堂中发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出,这远比解决他人提出的问题有意义得多。这样的方式既能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又能满足其求知欲望,在活跃的班级氛围中养成敢于质疑的精神,向一切不明白的知识点挑战。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教育,对于教师说的话默认为真理,当出现分歧时,总会下意识认为是自己的错误,并不会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导致他们缺少创新意识,不利于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不局限于现有的答案,而是秉持着创新的精神展开研究,向教师和教材发起挑战。

2.4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创新意识

现阶段的小学生处于较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下。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其正面临着小升初考试,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为了帮助他们取得理想成绩,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于习题的演练中,采用题海战术促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达到提高分数的教育目的。这样的方式虽然对成绩的提高有一定帮助,但是过于机械化的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的情绪,导致课堂氛围沉闷,不利于良好环境的营造。而且在缺少师生互动的情况下也很难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本质,生搬硬套相关公式用于习题中,阻碍创新意识的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首要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开放性问题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加入课堂中,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意识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本节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首先,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超市购物的视频,画面定格在购物小票上,显示3.1元/块、6.35元/袋、0.5元/只等,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能说出这些商品的价格吗?”以此引出小数的概念和组成。其次,带领大家共同朗读这些小数,三点一、六点三五、零点五等,并说出读小数和读整数的方法有哪些不同之处,让学生在师生间的交流中对小数形成深层次的理解。最后,教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数字卡片,并提问:“用1、4、0和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数字?”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去到黑板上板书,其他同学将答案填写在笔记本中,与同桌互相分享,让他们在讨论中进一步锻炼创新精神,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完成思想意识的转变,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2.5利用合作学习,增强创新意识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够保证数学课堂的参与度,还能让每名学生都在讨论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划分小组成员时应充分考虑到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性格特点、数学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保证各个小组的实力相对平均,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思维的锻炼。在融洽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会踊跃发言,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从而有效增强创新意识。以《正比例和反比例》为例,教学目标是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几道例题:(1)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和芝麻的质量。(2)一捆100米长的电线,用去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4)一个数与它的倒数。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它们呈正比还是反比,并说出相关依据。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分析,若是出现歧义时及时向教师请教,经过讨论形成最终的答案,派出一名代表汇报成果。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过整组人员共同的努力将其顺利解决,让所有人的思维都得到锻炼,强化分析与总结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共同的努力中增强其创新思维,对所学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以此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制定针对性的课堂活动,让其灵活掌握课程内容,完成由抽象到形象的转变,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晶.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47.

[2]崔玉玲.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26.

[3]肖雪梅.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7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